《甲午战争研究资料目录汇编》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家峰教授主编,主要搜集全球范围内研究甲午战争的史料目录,并进行汇编,主要包括档案资料、史料汇编、图像类资料、日记、传记、回忆录、报刊、研究专著、论文、书目及工具书、相关专题网站等十大类,涉及中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档案目录,是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工具书和资料,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本书具有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等特点,为广大甲午战争研究者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简要阐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生平里籍、主要著述、学术思想极其后世影响,主要介绍了他的《伤寒论》一书中的多铁常用方剂,囊括了他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现代医家提供了成熟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提高医学诊疗水平。
《天地过客》所收100多篇作品,创作时间拉得很长,基本囊括了作者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的散文、随笔、杂感之精华。除个别篇章外,大多比较短小,约三分之二的文章仅千字有余。盘点20多年来断断续续随手写下的这些文字,值得欣慰的是,其中少有应景之作。收入《天地过客》的“乡村情怀”、“生命的洗礼”、“无法逃避”这三辑中的文章多属一二十年前的旧作,至今似乎也没有过时。它们发出的声音虽然那么微弱,也谈不上多么独特,更不见得有多大价值,但至少没有违心之语——总得感于心,动于怀,悟于中,方能形诸笔墨。也就是说,多少算得上属于自己的声音。
《正当程序文献资料选编》分别从正当程序的缘起、涵义、发展与演变及正当程序在中国等方面选辑了外有代表性和参考性的论述和资料,并且由于正当程序较发达的英美国家,主要以判例的形式对正当程序进行阐释的特性,特别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主要从刑事方面阐释正当程序的判例,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最后本书还提供了有关“正当程序”的检索目录和检索工具,以方便读者更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使用。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 社会文献资源是一个整体系统,图书情报部门的藏书是社会文献资源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藏书建设实质上就是文献资源建设。 二 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和分工协调,是当代图书情报事业发燕尾服的必然趋势之一。 三 馆藏文献的剔除在原教材中曾列有一节,但对藏书剔除理论的发展、藏书剔除的标准、方法,贮存图书馆系统等重要问题未能涉及或阐述不够。 四 对馆藏文献进行评价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是近年来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医药文化随笔(增订本)》共160篇文章,其中选自版117篇,新增43篇。内容主要是叙述对人体兼有营养、防病、疗疾功效的食物,诸如赤豆、绿豆、芝麻、花生、香蕉、葡萄、南瓜、番茄、核桃、薏苡仁等;或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谈到的话题,如名片、博士、大手笔、东道主、书香、装潢等之史料轶闻;或者是近年曾经特别强调的防疫保健措施,例如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隔离传染病患者、戴口罩和洗手之史话以及其他医药、文史方面选题,如《明代“千里健步散”》、《最早发现的维他命和定名》、《阿耳茨海默和“阿耳茨海默病”》、《王充论“知为力”》、《“洗耳”最初非为“恭听”》、《唐太宗下围棋》等。 《医药文化随笔(增订本)》以小见大,以平见奇,以约见丰,深入浅出,博涉医学源流、医家修养、养生保健、医
本书分为历程艰辛 志守杏林、学贵乎博 术贵乎精两篇,主要包括:勤学苦钻 重在实践、医为天职 仁术为本、教坛耕耘 培育杏林、草根医药 泉源不竭、鼓呼中医 固本宁邦、挖掘整理 弘扬回医等。
本书内容涉及苏州过云楼、天放楼,杭州妙赏楼、丰华堂,以及明代晋藩刻书、清乾隆时“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四库七阁”、武英殿刻书、荣禄堂与缙绅书等历代藏书刻书掌故,还有清华图书馆中元刊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戴震《续方言》手稿、俞樾批校本《水经注疏》、金天羽批校本《史记集解》等琳琅满目的珍本秘籍介绍。由当代古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先生作序。
刘向刘歆校书活动取得巨大成就,且产生深远影响,学者向来推崇备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尚嫌不足的是,由于传统观念,也限于特定的时代条件,已有的成果往往集中在具体典籍考证的范围,较少结合西汉图书整理的传统对校书工作进行整体通盘的思考。由于文献不足,各种史料又时相抵牾,所以刘氏校书过程中的若干史实至今仍然蒙昧不清,导致诸多见解不免粗疏、因循,甚至误读或过度阐释。另一方面,过往学者忽视校书活动中隐含的政治因素,以及对于向、歆父子意欲一统百家学术的理念缺乏贴合历史情境的深入考虑,遂使某些重要问题及其意义隐而不彰。有鉴于此,本书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力图有所拓展,将刘向校书活动置于战国以来图书流传和学术发展的具体背景,以及西汉后期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进行考察。首先,详细考析刘向的学术修养、政
徐志摩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在那个黑暗、压抑的旧时代,他倾尽所能,用自己的作品去抒写生命中的爱、自由与美,给世人留下了灿烂无比的文化瑰宝。为了向青少年读者介绍徐志摩,我们选取了他作品中的精粹部分。《笔尖上的中国·再别康桥:徐志摩专集》以徐志摩作品发表的时间为序,不仅把他的名篇罗列其中,还精心挑选了许多流传度不广但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感受其中的魅力,我们对每篇作品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希望能给大家以指导。 在这些作品中,徐志摩不再仅是人们印象中那个浪漫多情的诗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的理想和抱负、快乐和悲伤、迷茫和孤独,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位20世纪著名的作家,去探究他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而他生
《胸部放射学:平片表现与鉴别诊断(第5版)(英文原版)》主要对胸部平片的23种常见放射学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阐述。编排方式新颖,对于每一种表现,都是在给出典型图片之后,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测试(在本部分的最后给出正确答案),再分析表现、进行鉴别诊断(使用了让人一目了然的表格),最后又再次给出另外的典型图片,让读者再次认识这个疾病的重点。胸片在临床应用很多,熟悉胸片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每一个放射科医生和相关临床科室医生的基本功。《胸部放射学:平片表现与鉴别诊断(第5版)(英文原版)》是第5版,增加了一些CT、MRI的图片来印证X线所见,使可读性更强。适合影像科医师阅读,也适合临床相关科室医生阅读参考,让读者轻松阅读英文原版书,在体味地道英文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提升专业知识,一箭双雕。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草药的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段历史时期内,它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的工具书之一。
谢国桢博览群书,熟谙版本。他曾到各地鉴定古籍,每见善本、孤本,则作笔记,记述版本情况、史料价值。《江浙访书记》是谢国桢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记录了他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图书馆寻访到的古籍善本。所涉书籍范围广泛,文史经哲、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医理科技,无所不有。所记内容详尽,书名、卷数、馆藏、版本、作者生平、内容提要、有关佚闻以及对是书的评点等等无不一一列举。文章短小,文字优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是全国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广泛采用的大型检索语言工具书。分类法是按学科系统编制的,其体系结构和类目设置,必然要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为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事物、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和深入以及各类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陆续提出问题和意见,必须对其加以充实和修订。 这次修订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增、删、改约4000处,适合网络环境下联机编目和检索的需要,在组配技术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类分中外图书资料、组织藏书、编制目录、建数据库和进行文献检索之用,还可作为图书情报教学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参考。
传统文献辨伪学取得了大量实绩,同时,文献辨伪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结论上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失误,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反思。文献辨伪学的进展,既需要新材料的支撑,更需要对旧方法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省。本书即是拷问传统文献辨伪学在态度、方法及结论等方面所作的一点有益的尝试。 这是一部关于文献辨伪学的专著。全书共l2章,分为上、下、外三编。 本书是一部关于辩伪学的专题论文集。全书分为源流、方法、专题和书目四编。专题编为6篇辩伪力作,曾在学术界产生过较大的反响。书目编是一份相对完备的专题书目。援据甚博,考辨甚精,创见甚多。为深化辩伪学研究做了许多拓荒工作。既全面总结了传统辩伪学的成就与方法,也结合出土文献作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是新世纪文献辩伪学的重点收获,对于进一步开展文献辩伪以及国学研究提供
《遵生八笺》依次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燕闲清赏、饮馔服食、灵秘丹药、法外遐举八笺,共19卷,含目录1卷,总20卷。《遵生八笺》为养生学专著。作者广征博引,采摭宏富,内容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气功导引、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鸟鱼虫、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论述了身心调养、性情陶冶、生活调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艺术欣赏等却病延年、养生防病的知识与方法,取材精当,方法实用,文笔隽永,意趣高雅,不仅可使读者增长养生知识,也可增长文学艺术欣赏情趣。因此,本书是一本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佳作。
《忧伤开满来时路》的作者是若非。 《忧伤开满来时路》: 生长于方城的小优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有和睦的家庭和爱自己的父母,有要好的朋友罗雨薇陪着成长,即使父母离异后,生活也是平静如水。故事始于小优14岁那年夏天,从小镇转学来的小坚走进了她的生活。那样年少的年岁,小坚深深地喜欢上了小优,但小优不仅不喜欢小坚,反而认为小坚是个想通过自己结识漂亮女孩安雨薇的坏孩子。小坚将对小优的喜欢深藏于心,从初中到高中,守护着她,从未放弃。时光荏苒,在成长的过程中,小优、小坚、罗雨薇三人相互扶持和陪伴,走过了懵懂的青春,经历成长的幸福与忧伤,也体味到了成长所带来的沉痛……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代图书代有新作,浩如烟海,它们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记录下来,凝结成了无比璀璨的华夏文明。所谓古是相对于今而言,距今较远者为古,如明清称宋元为古,宋元称秦汉为古。我们今天所说的古籍,即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1年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中国古代书籍的制作主要是采用木板刻印,我们称之为“版刻”。今天我们研究古籍版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古籍,了解其所承载的先哲理想与历史经验等。同时,作为物化了的文化遗存,古籍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治疗外感病的专著,该书中所提出的在六经学说的基础上,对外感病进行六经辨证的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奠定了辨治疾病病的基础,因些《伤寒论》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的必修课。 本书为适应初学中医者的需要,我们根据历代名医选择读本而成才的经验,结合现行教材学习的特点,参考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大纲,分门别类,组织有关专家,策划并编辑成8册通俗易懂的必背小丛书,从理论到临床,既系统又全面,特别适合初学中医者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