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西班牙最重要的中文古籍收藏,这些古籍置于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私人图书馆该方面的藏书没有收入,因为迄今为止,据我们所知,这些私人藏书并不会影响到本书所收录的中文书籍藏品的重要性。书籍按其原来在各自图书馆中的藏书号顺序排列,藏书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图书馆的顺序则按照所藏书籍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读者也许会发现,这些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特色各异,但是均有很高的价值。
《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研究》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清代江南藏书家的刻书为切入点,把江南藏书家之藏书与刻书二者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作为清代封建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的刻书的基本情况,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特点,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藏书家刻书的深刻影响及刻书的巨大贡献。
《翻译识途--学赏用》由“要点拓展”、“阅读空间”、“师生互动”和“实践提升”等四部分构成。全书结构完整,叙述深入浅出,指导性强,可做专业教材、拓展教材等高校教材或教辅用书。
《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精)》是一部收词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结构合理、解释详细、表达严谨、实用性突出的工具书,是同类专业辞典中规模的一部。这部大型工具书是在《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增补形成的。由丘东江先生主编并主持修订。收录词条近2万条,共364万字,覆盖面广,释义力求精准。共增补收录3000多条新词、新义。其内容同样涵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档案学、信息学、图书学、计算机科学和传播学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人物、图书馆事业、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馆藏发展与维护、读者服务、图书馆系统及技术支持、电子/数字资源管理、职业规范、报刊、大众传媒、编辑和出版、装订发行、知识产权和图书馆法律条例、经典著作、出版社和图书馆服务机构等有关的专题,汇集了近几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图
辛德勇教授不仅是史学界颇有成就的学者,因读书而爱好收藏书籍。看本书收录的文章,可以分享他买书、藏书、读书的经历和体会。这里面既有买书藏书的经验之谈,又有关于图书尤其是古籍的知识介绍,甚至是秘笈。这些文章曾深受读书人、爱书人的好评,首次结集成专书。
《现代图书馆开放服务与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观念、服务手段、内容与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为背景,深入研究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分析总结了图书馆开放服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讨了不同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的演化轨迹,进而提出了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需要的“藏、借、阅、咨”一体化全面开放的服务管理模式。《现代图书馆开放服务与管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大量篇幅较为全面地研究了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服务方法体系,特别是对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虚拟学习中心服务等新型开放服务形式,以及在开放服务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业务流程再造、用户隐私权保护等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本书以“大资源观”为指导,把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而言,加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一体系的科学合理的结构与布局成为本书思考研究的重点和实践推进的着力点。
范凡编写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全面调查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的出版情况及期刊出版情况,系统梳理了民国时期重要图书馆学著作之间的发展脉络,理清了作者群体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从整体上分析了民国时期图书馆著作与图书馆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于图书馆史的丰富史料。
本书包括我国图书馆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数字素养、数字目录学与文献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与制度设计研究,图书馆服务再造与馆员职业规划,三网融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与图书馆优质资源打造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