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梅维恒内陆欧亚研究文选》所收12篇论文略依时代和主题排列。1~3篇主要涉及新疆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和上古时期中西交通,包括吐火罗问题。4~6篇为语言学论文,特别关注汉语语言史与梵语和佛教的关系。7~11篇均与敦煌吐鲁番学相关,对唐五代变文的研究是其重点,还讨论了《心经》诸本与《西游记》的关系。2篇是与语言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梅祖麟教授合撰,讨论近体诗与梵文诗律的关系,对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作了深入分析,是继陈寅恪先生名作《四声三问》之后的一篇精心杰作。除上述12篇外,梅氏于2010年写成长文《近三十年来北美中国语言研究的进展》,涉及汉语与内陆欧亚语言关系的研究情况,《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梅维恒内陆欧亚研究文选》由其学生、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杨继东博士和匹兹堡大学博士
赵少咸的小学成就举世嘱目,但呈现给世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著述因为战乱、“文0革”等多未能面世。经过多方努力寻找、整理,推出《赵少咸文集》,包括《经典释文集说附笺残卷》《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校记》《诗韵谱》《手批古书疑义举例》《赵少咸论文集》等。该书稿则是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王仁昫《切韵》所作的校勘。
李抱一,湖南新化人。1912年入《湖南公报》,担任新闻编辑兼撰小说,是为其进入报界之始。1915年,他与贝元征、李晋康诸人创办湖南《大公报》,馆址设长沙犁头街,被推为总编辑,兼编中外新闻。又与李晋康、易策勋等人合资开设彰文印刷局,承印《大公报》。自此,直至1936年因病辞世,大部分时间都由他主此报记事。《湖湘文库:李抱一文史杂著》以《抱一遗著》为底本,选择与湖南相关的篇章缀合而成。凡最终入选本书的作品,皆依原样,不做丝毫内容上的改变和调整,只是以其内容进行了重新分类,栏目名称也为编者所加。
《社会性别与社会读本》从女权主义与社会性别对社会与知识生产的影响、女权主义的去中心化、酷儿问题、全球化等角度呈现女权主义学术不断延展的关注领域,并对“社会建构”这一经典的女权主义命题进行重新思考。
内容简介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梅维恒内陆欧亚研究文选》所收12篇论文略依时代和主题排列。1~3篇主要涉及新疆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和上古时期中西交通,包括吐火罗问题。4~6篇为语言学论文,特别关注汉语语言史与梵语和佛教的关系。7~11篇均与敦煌吐鲁番学相关,对唐五代变文的研究是其重点,还讨论了《心经》诸本与《西游记》的关系。2篇是与语言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梅祖麟教授合撰,讨论近体诗与梵文诗律的关系,对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作了深入分析,是继陈寅恪先生名作《四声三问》之后的一篇精心杰作。除上述12篇外,梅氏于2010年写成长文《近三十年来北美中国语言研究的进展》,涉及汉语与内陆欧亚语言关系的研究情况,《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梅维恒内陆欧亚研究文选》由其学生、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杨继东博士和匹兹堡大学博士
《明日之人居:吴良镛选集》收录近一两年的几篇重要的有关人居科学的学术文章,分别是:《明日之人居》、《学术前沿议人居》、《科学发展议人居》、《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文化与人居建设研究》、《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等,全面探讨人居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歧羊斋史论集》收入了作者程兆奇2000年以来,主要是2001至2010年十年间发表的论文、评论、札记等各体文章,内容涉及古代到现代的多个方面,以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为主。本集分为甲乙两编,甲编为论文和长篇评论,乙编为短文和札记。
本书共收录高田时雄教授十余年来有关近代中国学术与藏书的论文21篇,内容涉及海外汉学、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如《意大利汉籍搜集》、《清野谦次搜集敦煌写经的下落》、《陶湘所藏五百九十一种丛书购入始末》等。其中数篇未曾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
《2006-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是灾害损失评估汇编系列书的一部,它将2006年-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事件灾害损失评估报告进行梳理,汇编成书,为现场评估工作、历史资料留存、专业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印象阅读:思想光谱》是一本读书专栏合集。它考察了自由、平等、权利、意识形态、历史、社会运动等观念的内在逻辑和演进历程,帮助人们澄清思维、辨别是非,从而更好地展开个人与公共生活。 《印象阅读:思想光谱》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选集(卷):论语别裁(珍藏版)》收录了《真人和假人》;《寂寞的享受》;《谁来了解你》;《爱与罪》;《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秃头的十字架》;《谁能忘情》;《花言巧语》;《三面镜子》;《可爱的小学生》;《吕端大事不糊涂》;《饮食男女》;《没有朋友的上帝》;《种瓜者》;《孔子的素描》;《五字串通五经》;《善知识与恶知识》;《老鼠生儿的孝道》;《无所适从的礼俗》等内容。
赵少咸的小学成就举世嘱目,但呈现给世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著述因为战乱、“文0革”等多未能面世。经过多方努力寻找、整理,推出《赵少咸文集》,包括《经典释文集说附笺残卷》《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校记》《诗韵谱》《手批古书疑义举例》《赵少咸论文集》等。该书稿则是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王仁昫《切韵》所作的校勘。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过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本书是雷颐的《精神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