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我国的档案开放工作至今已实施了将近30个年头,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开放的内容和方式还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而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则需要高水平的档案人才和技术、充足的资金、完备的制度等。因此,国家各级档案馆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档案开放工作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书在对外档案馆开放目录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目录学和档案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不助于国家各级和各类档案馆开放目录建设的定位,而且有助于档案馆在具体的方案实施中加以完善。
从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角度看,研究中国科技档案史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和进行经验积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它为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的科技文献史研究理应是中国科技史和科哲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正是科技档案史研究与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研究的这种内在联系,使我成为科技哲学博士。
绵延几千年的鬼神文化是中国俗文化的根基,它间接反映了上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向我们展现精彩纷呈的上古文化风貌。 ??从中国鬼神文化看中国鬼神小说。在中国鬼神文化的背景上,中国鬼神小说表现的中国鬼神世界,是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组成,它为现实世界承认,且与现实生活互通。人们都希望现实生活中不能完成的善恶奖惩能在鬼神世界完成。鬼神与人类的生死之限是人与鬼悲哀,这也是鬼神小说的美学境界。 ?? ?? ???本书全面完备地描述了中华大地上最主要、的各路神鬼仙佛。一个个鲜活的诸神形象站在你面前、与你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作音的引领下,你将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阅读详实可信的文字,品味数千幅珍贵精美的图片,漫步在中国诸神世界中……?当你听罢“马书田说神”、你会大彻大悟:诸神是人不是神,我们
本书是“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基金项目“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由巴伐利亚洲立图书馆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搜集并购置了一批契约文书,目前藏于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的手抄本与珍稀书籍阅览室。这批文书保存情况较好,大多数产生于清代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极少数文书为明朝末年所立。文书内容多数为土地契约,包括买卖、租佃、典当、分家等类别,少量为官府文书。 大部分契约盖有官印、骑缝章,有相当清晰完善的契约格式与固定的套语,也包括有多种契约防伪标记。这批契约文书对于了解当时的土地政策、乡村生活、民间文化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套《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丛书》之一的《公案簿》的校注、出版工作,公元2000年起列入中国厦门的校际交流中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本书是原始档案记录的年代分别是1832年6月8日—1834年8月1日,1843年10月20日—1844年6月7日十年间的吧城华人公馆(公堂)事务。本书正文原以毛笔楷书、行楷、行草、草书汉字书写,杂以古今字、异体字、俗字、当时通行的简体字,本次校注径改为中国大陆现代规范的繁体字。档案原文中,凡公元纪年皆使用苏州码,公元纪月、纪日皆使用汉字,本次校注皆以阿拉伯数字统一之。档案原文中,钱款额、物品数额、人数等往往混用大、小写汉字或苏州码,本交校注地于几可能带小数(即非整数)或百位数以上的货币、度量衡数据,一律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之;对于其中带有多级计量单位的货币、度量衡数据,本次校注一律改
历史档案馆成功举办了“ 历史档案馆馆史展览”,本图录即以此为基础,撷取菁华,编辑成书。全书通过对 历史档案馆近百年历史的追溯和梳理,以时间为经,以档案工作为纬,分为“明清档案的源起”“筚路蓝缕(1925-1949):明清档案事业的艰辛起步”“基业初奠(1949-1980):明清档案事业的奋力推进”“时代辉煌(1980-):明清档案事业的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明清档案事业的世纪新梦”五个部分,辅以照片、图表,向社会展示一史馆作为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家档案的基地的前世今生,展示明清档案事业历经风雨沧桑的发展历程,展示明清档案人创造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