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三书 是一套关于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彩塑艺术的通识性读本,是我国敦煌学的开创者常书鸿先生的匠心之作,由《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组成。常书鸿先生作为zui早一批投身敦煌石窟保护的艺术家和潜心钻研敦煌学多年的学者,兼具画家的审美眼光和学者的细致研究,成此一套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敦煌艺术入门指南,将敦煌跨越千年之美尽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套书以生动鲜活的文字和珍贵绝美的影像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受莫高窟这颗 塞外明珠 的盛世流光与至暗时刻;臻选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壁画珍品,将图像主题技法源流和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细数各类 神采具足 的彩塑,全面揭示其时代特征和艺术奥妙。 《敦煌莫高窟艺术》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对敦煌艺术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赵元任编著的《赵元任全集(第7卷上下)(精)》力图通过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的所有作品,全方位反映赵元任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人文精神。《赵元任全集(第7卷上下)(精)》,共计20卷,附载若干张光盘。前10卷基本囊括他的语言学、方言学著作(中、英)及译作;后10卷分别收录他的音乐著作、文学译作、科学作品、自传、书信、日记和音像制品等。
《中国的一日》初版于1936年。它由一则征文启事而发轫,迅即在全国激起回响,“收到的来稿,以字数计,不下六百万言,以篇数计,在三千篇以上”。编委会从中“严格选取”四百六十九篇,计八十余万字,四个月后编辑成书,堪为当年文化街的一大盛事。它记录下了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里,全中国各个阶层、各种处境、各种职业的人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把那会儿的城市的慌乱、农村的崩溃、富有者的荒淫、饥饿者的挣扎、小市民的彷徨、求索者的奋勇……都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本书稿为香港"新见王念孙古籍校本研究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图书馆藏《方言》、台北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藏《吕氏春秋》、上海图书馆藏《管子》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韩非子》四种古籍刻本均保存了王念孙手批校语,是研究王氏校勘学的重要资料。 作者取校语与王氏传世的《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等书中的相关内容比较分析。王氏《方言》著作只《方言疏证补》一卷,《广雅疏证》所引《方言》亦仅可窥见一斑;《吕氏春秋》《韩非子》二种校勘成果,王氏身前未刊,子引之检视乃父著述时发见札记手稿,补刻入《读书杂志余编》,数量较少,难见其全;石臞有《读管子杂志》十二卷,蔚为可观。校本上校语可谓《管子杂志》初稿,虽不及《杂志》体大思精,然可藉此以见王氏校勘《管子》之全貌;对比校本所见校改、校语及《杂志》之文,更可
贝琼,字廷琚,崇德人。性坦率,笃志好学,午四十八,始领乡荐。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个兀史》。既成,受赐归。六年,以儒士举除国子助教。琼尝慨古乐不作,为《大韶赋》以见志。宋濂之为司业也,建议立四学,并祀舜、禹、汤、文为先圣。太祖既绌其说,琼复为《释奠解》驳之,识者多是琼议。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气九年,改官中都固予监,教勋臣子弟。琼学行素优,将校武臣皆知礼重。十一年,致仕,卒。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作者是中国大陆一代留学生,后又长期从事外贸工作,并历任外资和中资企业高管,对亚洲地区的文化和社会有深度的了解。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写下了数十篇随笔,有对各地的印象掠影,有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探讨,有对温暖人性的感怀,也有商务场上的机锋。傅禄永先生的文笔简洁易读,不时带有幽默。《滔滔集》中,一位热情工作、热情社会、热衷分享的成功人士的风貌跃然纸上。读者既能学到有趣的知识,又能得到情感的共鸣。
《山右丛书?初编》是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一部汇集晋人学术著作的大型古籍丛书。山西大学、山西社科院等学术机构集中各方力量对其进行点校,并专门成立山右历史文化学院这一机构来统筹安排,耗时近5年。原书为套装,合计12册,为方便读者阅读,特推出单行本。 《潞公文集》(外二种):本书原为《山右丛书?初编》的第五册,由《潞公文集》《泊水斋文钞诗抄》《萝藦亭札记》等三部分组成,是宋明清山西学者的个人文集汇总,有的保存较多史料,有的汇集个人诗文与研究成果。
张祥龄年少岐嶷脱拔,顾视逸卓,兼善文辞。光绪元年以高才入选尊经书院,从张之洞、王闓运等治学。与廖平、宋育仁、杨锐、吴之英等同学,尤与廖平交厚,相互砥砺。以学行优异相继得两任四川学政张之洞、谭宗濬赏识,名列『尊经五少年』『尊经十六少年』。光绪十一年拔贡,入四川布政使易佩绅幕,与易顺鼎、江瀚等交游,常有诗钟之会。同年十二月,易佩绅调任江苏布政使,邀其赴苏,遂举家迁苏。
《舆论的结晶》,本书简介:?《舆论的结晶》原书成书于1923年,它次用整本书的篇幅详尽探讨了专业公共关系及其从业者——公共关系顾问的范畴和功能。我在书中将公共关系定义为一项处理企业与公共关系的活动,在这种关系中,企业服务并依存于公众。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选编。获奖作品系7个奖项评委会77位评委从参评作品中经过认真审读研判,通过五轮记名投票遴选出来的。很终获奖的35部作品可以代表2014-2017年度中国文学的优选成就,堪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这是诗歌卷,获奖作品有《去人间》作者汤养宗,《落日与朝霞》作者杜涯,《沙漏》作者胡弦,《九章》作者陈先发,《高原上的野花》作者张执浩。
《警惕科学》由田松编著。 《警惕科学》告诉您:“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可以避免、可以解决的,而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
《张之洞诗文集(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以文华斋原刊《张文襄公全集》为底本,精校以袁昶《广雅碎金》、龙凤镳《广雅堂诗集》及陈氏问心斋《广雅堂骈体文笺注》等多种版本,并附录有关张氏之传记、序跋、诗文评论及年谱简编等丰富材料,是阅读和研究张氏诗文及近代文学的宝贵资料。此次推出平装本改正了精装版的一些标点和编校错误,并增补了部分佚诗和诗文评。
本《张舜徽集》是继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著作《张舜徽集》辑推出后的第二辑。第二辑7部5册,内容涉及面更广。本书为其中一册,是张舜徽先生研究经学的代表作。对郑玄的文献学成就和经注体例,张舜徽先生认真梳理,尤其是对郑玄经注中的训诂名物部分,他用《尔雅》类例,撰成《郑雅》19篇,为郑学研究开出一片新天地。该书内容丰富,思想精粹,创见甚多,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文集。
格拉汉姆·哈曼著黄芙蓉译的《铃与哨(更思辨的实在论)/拜德雅人文丛书》收录了格拉汉姆·哈曼于2010—2013年所作的16篇博文、采访与演讲。这些文章按时间顺序编排,每篇独立成章,这些章节虽不能构成一部结构完整著作的有机部分,但其中会反复论及以下内容: ·胡塞尔的现象学 ·海德格尔的工具一分析论 ·麦克卢汉的“冷媒介”与“热媒介”学说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在本书中,哈曼用一种亲切的笔触和诙谐的文风,介绍了当今哲学界风头正盛的思潮——思辨实在论及其亚种——对象引导本体论,这是他从1992年便投身其中的学术志业,那时,他靠前次试图开创一种对海德格尔的新的解读方式。
《警惕科学》由田松编著。 《警惕科学》告诉您:“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可以避免、可以解决的,而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诗文集千馀年来多见分类本(即按诗文体裁分类者),而无编年本,今安旗、薛天纬、阎琦、房日晰等将其1990年于巴蜀书社出版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重作修订,定名《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在我局出版。本书以乾隆刊本王琦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采用编年的形式,未编年诗置于编年诗之后。注释征引杨齐贤、萧士贇、胡震亨等注。并设“集说”一目,收辑前人对本首诗的评说。今据我局平装本整理,收入精装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含英咀华:吴小如古典文学丛札》选编了吴先生有关古典诗词散文的文章,吴先生说:“每立一说,每下一断语,都是经过再三考虑,审慎落笔。因此也就不愿对自己的一得之愚随波逐流,轻易否定。”另外,书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先生未曾结集的文章,尤其对文化学术圈中普遍存在的语文知识的缺点和错误忧心忡忡,由此而大声疾呼,锲而不舍地纠错指谬。《含英咀华:吴小如古典文学丛札》中的文章,典雅端庄,炉火纯青,为文渐有潦水尽而寒潭清之意,读者当能体会。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本书为第六卷,收录了《一盏录》、《三国谈心录》和《闭关录》三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