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IB国际课程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主要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视角,综合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大研究方法,一方面对IB国际课程进行本体性研究,构建了本体性研究的架构,对IB国际课程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对IB国际课程进行本土化实践研究,探究IB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的实然状态,后凝结IB国际课程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学对人“科学化”的解释,导致人被当做一种客观的改造对象,使教育中的“人”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被推论和建构。教育对人性尊严的贬损和生活价值的轻怠,教育表现出对个人的预制、压制、处罚、奴役、灌输等特征,致使以“成人”为宗旨的教育演变成消解个体理性自律的“规训化教育”。《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以一所小学为真实场景,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所小学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真实而感性地再现了教育现场中规训化教育的力量与存在,探究了现行教育的局限与不足,并深切分析了学生被规训和学生自发抗拒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采取一种融入反思与近距审视相结合的视角,试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