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和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黄炎培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建树。 本书为四卷本,收录了黄炎培主要教育论著,大致涵盖了黄炎培一生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了他主要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脉络,体现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刘泽华教授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他在学术上提出中国历史“权力支配社会”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是“王权主义”的史学判断,对国内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率领的学术队伍被誉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南开学派”、“王权主义反思学派”、“刘泽华学派”等。 谈到该书写作初衷时,刘泽华教授说:“80年是怎么过来的?直到近两年,想到应该有所悔悟,于是就陆陆续续写了若干片段。其中固然有个人的情趣,但更想从一个极小的孔隙映出一点点社会的景象。”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的追溯,历史的脐带牵连着古今……我认为,整个中国历史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即其运行机制是王权支配社会。”刘泽华教授在《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之“前记(代序)”中说,“在我解析传统社会
本书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促进教育学科学化,提高本学科的思想理论水平;服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力图避免简单化和僵化,并把它融入到每个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探讨中,形成了关注重大问题、重视综合已有科学成果、讨论式和讲平常话的学术风格;作者主攻教育基本理论,在个人全面发展理论、教育主体哲学和现代教育概念等问题上的探索,力图丰富和深化关于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在教学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实验论等学科建设上,他主要研究问题而不追求体系,却自然地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的体系。值得教育界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