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首先探析了咏史怀古诗的发展源流,力求显示出自《诗经》、《楚辞》以来中国文人心目中自觉形成的历史意识,并把这一时期确定为咏史怀古诗的滥觞期。对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咏古诗,重点突出左思“寄情出处、托之史事”的“变”的特征。对曹植、阮籍、鲍照、陶渊明等诗人在咏史怀古诗上的创作特点及其成就,也有较为准确的定位、分析和评价。在论述过程中,《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尤其注意揭示咏史怀古诗从开始的寄生于史料,到逐步游离于史料,再到把史料变成情志寄托的工具这一演化的轨迹,突出了咏史怀古诗由史学附庸走向诗学本体、最终回归到诗心的重要历程。 《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的下编,挑选并汇编了作者的一部分专题论文。这些论文选题比较集中,论述有所侧重,行文流畅,征引繁富,观点稳妥,不乏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策略与机制研究》共分五篇,开篇对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药发展理论与现实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第三篇介绍我国现有的中医药服务现状、中药事业发展现状、中医药发展支撑体系,总结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建议;第四、第五篇介绍国外传统与补充医学、我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归纳总结外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策略与机制研究》的特色在于从医学模式与中医药发展的理论研宄出发,探析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与问题,归纳外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将直接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指导现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