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分六编:编是“字词识别”,主要收集了字词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编是“字词语义提取”,这是作者研究生期间就开始探索的领域;第三编是“词汇认知”,体现了近年来在汉语词汇认知研究上的成果;第四编是“语言理解和写作”,主要包括句子理解、课文理解和写作心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五编是“评议与认知的关系”;第六编是“语言与社会认知”,主要是对社会语言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众多的网络使用者中,只有少数人会成瘾,而绝大多数人可以正常使用?如果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了解了少数成瘾者成瘾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通过正确的策略防止青少年成瘾,预防应该是根治网络成瘾的治本方法。对成瘾因素的研究因此成为了研究的核心和前沿。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成瘾的家庭生活因素,二是网络成瘾的人格因素。很多研究结果对成瘾行为的预防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内在的认知加工特点和态度价值是更加深层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研究和探索似乎更加本质,对这个方面的训练不仅是预防网络成瘾的根本,也是校正和治疗成瘾者的有效方法。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开展了对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知和情绪加工的研究,这个研究得到
本书是一本关于感知心理学的专业教科书,主要内容包括:感知心理学起源、主要研究方法、有关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内容、视觉系统、基本视觉功能、颜色视觉、形式感知、空间感知、恒常性和错觉、感知发展、听觉系统、定向感官、皮肤与触觉、味觉、嗅觉、时间感知等。全书一共19章,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兼顾了广度和深度,适合于作为医学、心理学、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军事操作员和飞行员训练等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本书特色: 内容清晰易懂,读者不需具有超过基本心理学的知识和生物学专业背景 各章基本自成体系,便于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取舍 书中包含几百幅插图以帮助学生演示和验证重要概念 每章开始有主题概述,章末有小节和学习问题,并附有本章关键术语 第5版对每章内容都做了更新,增加了
《认知诊断理论方法与应用》较系统地阐述了认知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第一章至第三章),并对相关理论、方法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进行了翔实的介绍(如:第四章、第十章)。本书紧跟国际研究前沿,结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对当前国际上较前沿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第五章)、认知诊断CAT(第七章)、群体水平认知诊断(第六章)以及认知诊断相关新技术(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一章)进行了介绍。
学习心理学的本科生对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有着不同的反应。一些学生认为它们既令人激动又显得非常雅致,几乎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事实上,认知心理学就是提出有关心智是如何运作的问题——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决策。而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认知心理学偏重技术性的东西,甚至过于“卖弄”——充斥着远离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的复杂模型。我写此书的目的就是想尝试沟通这两个阵营——让后一类学生明白这一领域的内容到底有趣在哪里。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其实是源于实验室中发生的现象与日常生活的脱节。教科书往往只关注实验室中的研究,而没有向学生展示出它们会带来哪些重要的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力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知行为治疗团体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共有六章内容。主要提出团体过程与认知行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分析认知行为的团体过程,概述具体的认知策略,教育患者认识到不同认知水平的重要性和由认知引发的情感与行为,还描述了成功组织团体的障碍和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第二部分内容介绍了在团体认知行为中针对具体障碍的治疗方案和方法,重点是与各类型团体对应的技术与团体过程。从第七章到第十五章分别描述了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进食障碍、药物滥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技术干预。 第三部分的重点是另外两个认知行为团体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领域。一是共病对认知行为技术应用和对团体过程的影响,二是团体临
认知科学是研究认知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对认知规律的了解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步。 《认知科学导论》共六章节,内容包括引言、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哲学、社会科学与认知等。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洞察力的秘密》一书作者是一位杰出的认知心理学家和决策专家,他摒弃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即用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改用现实环境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家、商务人士、消防员、警察、军人、家庭成员、朋友,还有他自己,并且收集了120个现实案例来阐释和佐证他的研究。在这本书中,读者不仅能读到很多“灵光一现”的洞察力故事,更能习得洞察力会在哪些心理环境和现实环境中被激发的方法。 洞察力可以改变世界,达尔文凭借洞察力提出进化论、沃森和克里克靠洞察力发现DNA,我们寻常人也需要用洞察力去解决那些困惑我们的事,从而使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高。然而关于洞察力的激发方式和阻碍洞察力得以发挥的因素,我们却知之甚少。 洞察力究竟是什么?洞见如何才能获得?马可波罗斯是如何识破伯尔尼·麦道夫的庞氏骗局的?戈特利布医
生物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生物基础的一门科学,它试图从生物学和演化学的角度对感知觉、认知和行为进行解释。 《生物心理学(第10版)》,综合了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药物学、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诸多学科的较新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大脑与神经系统的解剖、感知觉加工、运动控制、动机情绪、精神障碍、学习与记忆、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理论及观点,着重解释了行为及心理现象背后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全书内容有趣、文字浅显易懂;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大小适中,标识清晰。本书适合心理学、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广大师生和研究者使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治疗技术,既包括认知治疗的传统技术,又包括这一领域涌现的最新治疗技术。针对每项技术,作者都提供了清晰生动的案例对话、来访者使用的自助表格以及对家庭作业的具体建议。认知治疗技术的创始人贝克在本书英文原著出版后写道:“这是一本认知治疗策略和技术的宝典,它提供了治疗师进行有效认知治疗的所有工具。
《学习与认知发展》是关于学习的,但绝不是通常字面意义上的学习。它既有别于渊源于美国和俄国传统的学习和条件反射,也不同于教育学意义上的、达成成功的学校教育所必须的过程。其实说《学习与认知发展》是关于发展的也许更合适,不过此处所指的发展更与皮亚杰(J.Piaget)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有关著作中阐述的结构阶段的发展契合。它解释了保证个体认知发展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的机制。在书中,作者所展示的阶段与阶段的更替是如此之慢,以至于有素养的读者能够将这一认知发展的变化分解成更为微细的分结构。 事实上,只有非常少的情况下一个原初的结构会像自然数自然分解成负数和有理数一样,直接地分化成亚结构(substructures)。恰恰相反,《学习与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发现是,由儿童支配的各个亚结构——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