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研究论著目录(港澳台)》著录1949年至2018年香港、澳门、台湾的李白研究成果,大陆的李白研究论著目录请参朱玉麒、孟祥光[编]《李白研究论著目录》。 《李白研究论著目录(港澳台)》叙录香港、澳门、台湾的李白研究成果,在各地区条目下再细分为“作品类”(李白全集、选本)、“专书类”(研究专著、论文集)、“论文类”(专业、普及论文及综述、消息等各种单篇资料)、“文艺创作类”(含科普读物)、“硕博士论文类”五部分著录,均按出版或发表时间顺序排列。
学者陈墨被誉为内地“金学研究靠前人”,他从武学、情爱、人论、艺术、文化、形象、版本及改编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品评金庸作品,著述颇丰。《版本金庸》专门谈论金庸小说的版本,重点是金庸小说的近期新修订版的评论和研究,解释金庸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灵感。 《版本金庸》一书内容包括:《书剑恩仇录》新修版阅读札记,《碧血剑》新修版阅读札记,黄药师VS梅超风:情感与形象,《射雕英雄传》新修版细读札记,《射雕英雄传》旧版与流行版比较,以及《天龙八部》新修版阅读札记。
申丹著的《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和文体学之间既相异又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铕垫。下篇为本书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靠前前沿性,针对靠前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谢灵运,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433),是山水诗派鼻祖,精研佛学且有重要的建树,其思想贯穿于儒道佛之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谢灵运的著作和交游为中心,下编解读其思想与艺术创作。以此全面地反映谢灵运其人其文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书是鲁迅先生辑录的古小说佚文集,共收自周至隋的散佚小说三十六种,一千四百余则。作者通过搜集《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或不见于史志著录者的散佚小说,结合前人辑录的相关刊本加以比对,完成此书。所选三十六种小说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但主要以志人志怪为主,篇幅多短小,每一种都由若干则记载集合而成。郑振铎先生曾评价此书是“鲁迅先生用很严谨的‘汉学家法’来校辑的”,“不仅少有,则后有来作,也断难超过他的范围和方法”。
《我与文学及其他》是《孟实文钞》的增订本,1943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编入本卷时,将《孟实文钞》原序和修订时删去的三篇文章收入,作为附录。讲述了朱光潜先生怎样走上文学的道路以及学习文艺的甘苦和一些经验心得。各篇谈说的方面虽不同,但皆围绕诗来讨论。偏重于对文学理论作详悉的疏解,有见地而不怀成见,有取舍而不流于固执,语言亲切有味,显示出作者深入的学力和开廓的胸襟。《谈文学》收录了作者在抗战后期写作的论文19篇,1946年5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本书是作者自己学习文学的亲身体会和切实经验,探讨了关于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体裁、风格以及作者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是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入门书。
《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完成于1989年5月,1990年底出版。初版时激光照排刚引进出版社不久,对古文字和生僻字的处理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我和请来帮忙的朋友,在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照排室里,摹写字形、校对和挖补胶片,忙碌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暑假。但是,初版的校对和印刷质量依然很差。不过,也许《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的出版正好可应一时之需,同行们没有计较这些技术问题,却对它给予了我们未曾预期的评价。1994年韩国河永三先生来函联系,要将它翻译介绍给韩国读者,使我们有机会做了一次校订工作。十余年来,出版社也几次加印,以满足读者要求。但是,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进步和印刷装帧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看到这本校对和印刷粗劣的小书时,总是于心不安。尤其是拿到2000年韩国东文选出版社出版的印刷精美的韩文版时,更是觉得初版
学者陈墨被誉为内地“金学研究靠前人”,他从武学、情爱、人论、艺术、文化、形象、版本及改编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品评金庸作品,著述颇丰。《版本金庸》专门谈论金庸小说的版本,重点是金庸小说的近期新修订版的评论和研究,解释金庸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灵感。 《版本金庸》一书内容包括:《书剑恩仇录》新修版阅读札记,《碧血剑》新修版阅读札记,黄药师VS梅超风:情感与形象,《射雕英雄传》新修版细读札记,《射雕英雄传》旧版与流行版比较,以及《天龙八部》新修版阅读札记。
本书一方面从身体视角出发,对A.S.拜厄特的小说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方面又以拜厄特作品为例,对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身体视角进行了颇具新意的拓展。
本书为明清小说研究的专题性学术论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选取了明清小说中几种主要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和论述,下篇涉及明清小说的妇女主题、妇女描写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讲述了左翼文学发生的历史与文化契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话语原则、30年代左翼叙事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革命话语与现代知识主体、家族伦理与阶级神话、革命话语与性别政治等内容。
《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丛书将学术前沿问题、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多年的治学心得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融合,能够增强国内不同高校同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可比性,有助于对全国研究生专业教育水平的统一评估,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以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风貌。从向上探索了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内在轨迹,揭示了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横向上跑细了文学与各种外部因素的关系,展示了不同时代文学的主导倾向。全面整理、研究、总结了传世文学文献,为学界提供了学术研究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