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马叙伦全集》的一种,是马叙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间,《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侧重校勘。全书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沿佛教白话诗从唐前(南北朝)至晚唐起源、发展、鼎盛、分裂的历史脉络,考证了宝志、傅大士、王梵志、寒山、庞居士等白话诗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版本以及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南北两宗的各自发展情况,详尽介绍了白话诗发展不同阶段作品的思想内容、特点、地位和影响。
安提丰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一位古希腊智者的代表人物。他是柏拉图的同母兄弟,是闻名雅典的演说家,流传下来的除了有十余篇演说词,还有三部悲剧作品。关于他的身平事迹,史书记述不多,而且颇多有争议。《释梦》《论和谐》《论政治家》和《论真理》但留传至今只有《论真理》的残篇两段。本书就这几篇做了详细的叙述。
《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芥川龙之介研究文集》选编了日、中、韩、英美多国,跨度近百年的芥川文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评论。其中包括小林秀雄、福田恒存、吉本隆明、三好行雄等文艺评论大家的篇目,也收入了年轻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研究芥川人生观文学观的;也有分析作品的作评论;也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跨界探讨芥川文学中的中国元素、韩国元素的;探讨芥川文学的海外接受的。
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不但喊停文学的边缘化,还力图让文学回到那个重视文学和虚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高理论”时代。因此本书花费大量笔墨和力气逆潮流而行,试图从概念上界定文学,总结出文学的五个特质: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和规范性。本书另一个逆潮流而行的举动是讨论文学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如今怀疑和颠覆的思维模式已成为新的迷信崇拜,文学宣扬的道德训导和教诲就可能成为新的变革性力量。虽年逾古稀,反骨的本色丝毫不减,读来乐趣横生。
《 中的神话》对《红楼梦》中的三个神话做了深入的解析。书稿中指出:“如果说‘女娲补天’神话是《红楼梦》的缘起,‘木石前盟’神话是宝黛爱情的前世,那么‘太虚幻境’神话则是整部《红楼梦》的主线预示与主要的哲思起源。”沿着这一基本思路,书中对三个神话分别做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且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见解,包括各个神话本身的渊源、演变以及在《红楼梦》中的意义。
陈子善所著《清影集(精)》探讨林语堂与胡适主持的一九三〇年间上海平社的关系,从林语堂日记和胡适日记互文的角度切入,所依据的文本是已经公开的胡适一九二九至三〇年日记和尚未公开的林语堂一九二九至三〇年日记,力求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还原这个鲜为人知的一九三〇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社团的活动。
申丹著的《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和文体学之间既相异又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铕垫。下篇为本书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靠前前沿性,针对靠前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参考《美国心理学会写作手册》(APA手册),为初涉学坛的研究生及青年学者进行论文写作提供详尽的指导说明。全书分为九章。章从研究目标、写作时间安排、选题等方面讲述如何迈出论文写作的步。第二章讲述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源,特别强调利用网络技术。第三章,如何拟定一份文献综述或研究项目的提案。第四章详略得当地介绍报告的每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第五章指导论文大纲的写作。第六章是讲述如何才能准确而清晰地用统计图表呈现研究结果,第七、八章介绍如何写作论文初稿和终稿,对语言表达、语态时态等进行了分析,第九章介绍了张贴报告和分发稿的制作指南。
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或发生背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旅行故事源远流长,数量巨大,特征鲜明,恰可成为把握古代小说之内在结构和历史脉络的理想案例。本书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利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旅行故事的源流与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关于古代小说史的微观描述方式。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主要内容有道家思想与汉魏文人群体、精神境界、自然人生、道家思想与汉魏赋作、“赋家之心”的道家文化内涵、士不遇赋中的道家情思、汉末赋风新变与道家人文精神、魏晋之际的赋风与庄玄、道家思想与汉魏诗歌、文人五言诗的兴起与缘情文艺思潮、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等。
《 版本真相: 脂本与程本的文本辨析与赏析/ 文本解读系列·部》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通过严密的推理来分析程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得出程本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同一个作者的结论,以推翻“高鹗”续或“无名氏”续的说法。 2.《 版本真相: 脂本与程本的文本辨析与赏析/ 文本解读系列·部》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两个版本的《红楼梦》进行了全方位的文本辨析,通过大量的文字辨析与段落比较归纳出脂本的十大弊病,用具体的例证说明程乙本是所有版本的《红楼梦》中通顺的一版这一结论。 3.通过百余条例证来说明脂本《红楼梦》并非源于程本,但可以补全程本许多不足,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4.通过大量的例证来说明程乙本《红楼梦》要优于程甲本,但程甲本仍可补全程乙本的许多不足。《 版本真相: 脂本与程
本书选取清代的说唱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对清代说唱文学创作诸如聊斋俚曲、女作家弹词、道情、子弟书、木皮词等整体概况做了简单的梳理,探讨了其兴盛和衰败的原因。并以个案研究为主,对清代说唱文学的文本加以细读。
《诗经蠡测(修订本)》是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的,《诗经蠡测(修订本)》以声韵、训诂、史实并重的方法,对《诗经》中的重点,难点或疑而未决处进行考证与诠释,资料丰富、方法科学,言必有据,概括精到,是《诗》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论著。
“剜烂苹果 锐批评”文丛中的一本。“文丛”关注文学现场,敢于说真话、敢于亮剑发声,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集中展示批评家的形象,力图让更多读者了解和熟悉,并以此营造健康批评生态。
“创意写作专业”来到中国才不过几年,这一借鉴欧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专业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本土化,需要澄清、总结的还有很多。《有诗的好日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班师生的作品汇集,对中国高校“创意写作专业”如何化地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潜能,使其学有所长,并解决该课程由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供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