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之一John Briere博士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创伤治疗学者,在读本书之前,作者已经读了他的很多论文和专著。关于本书我的评是,这是关于心理创伤治疗的入门教材之一。它虽然不是皇皇巨著,大约只有20万字,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创伤心理学和创伤治疗的基本知识。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主要介绍了创伤的定义和主要类型(章)、人经历创伤后的反应以及怎样理解这些反应(第二章)、怎样对创伤进行评估和诊断(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关于创伤干预。其中第四章创伤干预的原则是我着重要向大家阅读的一章,因为治疗者的态度和出发点可能是决定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第五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心理教育、情感调控(稳定化)、认知治疗、情绪加工以及对因为创伤导致的身份认同与人际困扰问题进行治疗的一般策略和干预原则。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
认知行为治疗(CBT)具有简单、直观、清晰的特质,在业内人士看来是的心理疗法。它包含一系列基本思路(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深层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精神疾病的持续)一致的干预方式。本书为读者介绍了目前认知行为疗法的模型,描述了该领域的进展,包括注意力训练策略、接纳技术、针对具体障碍的情绪调节技巧,亦即慈心禅和正念冥想,等等。 本书概述了不同的技巧,从行为激活程序到元认知策略,实践证明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特定精神障碍。作者还进一步介绍了很多的和针对某种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章节架构富于逻辑性和连续性,清晰实用的案例贯穿着全书的始终。本书作为对当代认知行为治疗的学术性综述,对受训治疗师或寻求一站式、治疗指引的治疗师来说,都是很有效的实用指南。
每个人都是带着创伤的基础感觉来到世界上的,人生过程无非也是创伤制造和处理的循环过程,对于创伤的抚慰与疗愈,每个人治愈效果、程度不同,当在组合这些人类共有的创伤因素时,组合理念、方法出了问题,就会把创伤变成了人生的枷锁。 本书会告诉读者一些有效的组合方法和理念,从孤独、自卑、边界、情结、依恋、创伤、嫉妒、领悟、成长九个方面给读者一些建议,力求实用、细致。 听我们的创伤说话,打开创伤的枷锁,和我们的心灵共舞。
对于在夫妻和家庭领域工作的治疗师,本书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反思我们所做过的事,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同时鼓励我们澄清并批判性地检验指导我们工作的理论。 本书由专业人士撰写,将他们各自所使用的独特方法与认知治疗进行了整合。对于任何在夫妻或家庭治疗领域治疗领域工作的从业者而言,都堪称之作。 文笔严谨优美,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阅读本书充满了乐趣……案例引人入胜,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十分有益。 本书收集整理了夫妻家庭治疗领域许多杰出的实践者的案例报告,全面展示了当前活跃在这里领域中的18种方法流派。对于每一种方法,本书都介绍了其治疗过程和目标,并附有详细的案例,以便读者真切地获知杰出治疗师是如何工作的。本书还探讨了在当前的系统方法中,认知行为策略可以扮演的角色。
冈田尊司著的《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看透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学著作,它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在书中发现自己内心的冲突: 为什么缺少安全感? 为什么总是想要逃避? 为什么会心累? 为什么感到活着很麻烦?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又做不到? 为什么感到孤单却不想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 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精神科医生、作家冈田尊司,在几十年的临床治疗和调查研究中,为无数年轻人解决了情绪问题和精神危机。这本书从各种各样的人生中总结经验,用地道的心理学解读不安的精神状态背后的心理成因,教你如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修复自我,找到与他人、外界相处的勇气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实用性。书中所附的箱庭治疗个体案例、家庭案例及团体案例,均来自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及箱庭培训教学中的案例,很注重理论和咨询实践的结合。 可操作性。书中附有完整的个案实操过程,对于箱庭初学者可以起到手把手教之学箱庭的目的,对于箱庭研究者可以作为尝试性与探索性分析的资料。 整合性。箱庭像一个容器,而箱庭疗法则整合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本书把多个理论学说综合运用于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 科普性。本书展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过程,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身心会得到升华。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应用广泛、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本书共9章,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为基础,以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的技术为工具,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素质的建构、核心问题的解决,围绕着教师的认知、角色、人格、创造性、压力、情绪、生涯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主题,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团体辅导与训练的具体的设计方案、运作过程和操作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学、教师教育、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也有参考价值。
社会技能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本书梳理了外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估及干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适合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技能评估量表,并以此为依据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技能进行评估,建构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的干预模式并进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心理委员”工作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生事物。为总结探索心理委员工作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由天津大学牵头组织全国18所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编写了此书。本书共8章,对心理委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委员的遴选、心理委员的培训、心理委员的职责、心理委员的评价,专科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院校心理委员制度的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并收录了首届全国“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研讨会部分交流论文。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阿瑟·罗宾斯探索了艺术治疗师如何将美学和心理动力学整合到治疗过程中中。他认为,心理学现象都有相对应的美学部分,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就会推动治疗进程。治疗师内心的艺术家对病人使用的色彩、空间、形和能量适时地做出回应;治疗师运动其艺术家的反应来确定每幅作品的心理动力学含义。罗宾斯提出,美学形式的复杂性说明了发展性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发展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和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的要求有关。他还强调治疗师的个人在体验对于心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舞动治疗,不囿于主导的心理治疗的医学模式,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强调在舞蹈、动作中去看见自身的独特性、创造力,在艺术性的呈现中去发现人的优势、资源,呈现人的内在潜能、心理弹性、自发性,帮助人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做自己,不带评判地善待自己。舞动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流派的主要区别在于,非言语、创造性、艺术性。能带领人真实、直接地去爱,从爱身体、爱自己开始。
本书以短期心理咨询的进程为写作脉络,从熟悉来访者到开始咨询,再到咨询的结束,针对咨询的不同阶段作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阐释,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手册。本书第二版根据时代的变化更新了很多内容,包括领域内的进展和思考,此外,还对评估、咨询合同、临床思考、短期咨询的督导等进行了更详细的探讨。 ????在英国,有很多人把本书作为培训用教材,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咨询师、教师,都能立刻从书里发现很多有用的思想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