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当今国际上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心理咨询流派,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以及现实疗法、交互分析疗法、完形疗法、森田疗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更有具体清晰的操作方法和典型案例的咨询演示,以及作者独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 本书可作为国家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亦可作为心理咨询教学或培训的教材,还可供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对有兴趣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大家长、老师、医务人员和其他社会人群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我们理解婴儿是如何发展,以及当婴儿注视母亲时他们大脑的哪些部分被激活等方面,婴儿研究和神经科学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些研究扩展到了实验室之外了吗?对于一般的治疗师或助人的专业人士来说,患者就坐在他们面前向他们寻求指导,而这些研究又意味着什么? 在这本书里,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Judith Rustin对这些研究加以拆解,揭示了它们在治疗室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含义。 正如我们已然了解的,在照看者和婴儿之间,指导着他们相互调节的大脑过程—以及伴随的安全和自我发现的感受—也同样地发生在临床工作者和来访者之间。正如Rustin演示的,这些大脑过程教给我们很多关于治疗关系的新知识,并为有效沟通和干预开辟了很多条新的富有创造力的途径。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与阿斯伯格男性相比,阿斯女因不容易诊断和固有的偏见,成了边缘人中边缘人。 本书是阿斯女们的手册。作者本身即是一个阿斯女,对阿斯女在个人生活、职业、友谊、婚姻、养育孩子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从早期到成年,从身体到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如果你是个阿斯女,或者你怀疑自己是却还没有得到诊断,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对于专业医疗和心理辅导执业人员,以及阿斯女父母和所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咨询协会ACA、美国心理学会APA和美国学校咨询协会ASCA的伦理守则与指导方针,是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重要的参考。为了能将指导原则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本书还介绍了伦理决策模型,并配合实际的例子详细说明如何在复杂的问题中作出符合伦理的决策与行为。 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者,也适用于那些想了解并维护自身权利的来访者。 这本书对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伦理问题作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既注重理论的描述,也注重案例的解析,是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的论著。
理念的颠覆与蜕变 人之所以快乐,并非刻意忘记失落,而是学会了疗愈。 面对过去的哀伤,我们如何重拾快乐? 面对亲人、朋友的丧亲苦楚,我们如何劝慰他们走出阴影? 面对来访者的焦虑和痛苦,我们如何疗愈他们? 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汇集了哀伤咨询与治疗领域最富有创造性、最鼓舞人心的干预方法。每种技术都非常强调创造性和实操性,充分展示了这个领域实践的丰富性,即近年来多元背景下不同临床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些针对丧亲者的有效方法。不管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都将会在本书里发现许许多多的实践性理念。 本书系统介绍了哀伤辅导与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各种技术,非常适合心理治疗师、临床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护士等人使用。
全书从四个章节具体描述实用循环式心理咨询技术模式如何推动咨访双方互动循环。章叙述模式的形成、技术路线、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随后的三个章节重点从咨询经历的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结束阶段分别阐释模式的技术运用,并以“来访者体验和表达→咨询师感受和技术运用→来访者新的体验和表达→咨询师再感受和技术运用→来访者成长”的形式,从文字上描述太极阴阳鱼形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
本书首先根据文献,对心理健康这个概念作粗线条的描述。对专家们意见的综述,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对自己的态度;成长与发展;整合;自律;对现实的感知;对环境的把握。这也就是考察和衡量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这六个方面有部分重叠之处,正说明概念的复杂性——多维的,多层次的,六个标题并不以重要次要而分先后。本书在此基础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原理及实践展开了具体论述,共包括部分:精神分析、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治疗、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