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62个切合团体实际、能够广泛推广的团体心理游戏和心理辅导项目,分为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点燃激情、提升自我、情感支持、社会适应、提高情商、身心放松等8个篇目。每个心理游戏均在现场进行过试用,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完善。活动组织者可根据执行的任务、所处的环境、人员对象的不同而自由选取合适的项目,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换游戏的花样或方式,但最终目的是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和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掌握团体咨询的技能就像掌握个体咨询的技能一样,是基本的,必需的,必要的,的。 —— 樊富珉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作为专业的助人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进中国大陆后,因其有效性强,受益面广等特点,逐渐在学校系统、医疗机构、企业组织、军队司法以及社区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相比个别服务而言,团体的效果更好,因为它和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景非常贴近,就像一个生活的实验室,在团体中学习到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了的情感与认知,更容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仍然摆在面前,接受团体心理咨询系统训练和掌握团体咨询技能的专业人员实在太少了,急需开展和扩大培训。无论是对于正在从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或是在校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生而言,都需要学
由周圆主编的《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由11章组成。章至第三章为理论部分.介绍了团体辅导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心理学理论对于团体辅导的贡献,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团体带领者需要的人格特质。任务角色和能力培养途径。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为实务部分,每章的实例设计均在简要介绍该主题辅导的理论依据后,呈现团体的具体设计及单元大纲,详述该主题团体的带领要点及注意事项,列举的经验范例希望能够起到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具体方法的作用;每章的专栏可方便读者拓展团体方案设计的思路,丰富方案设计的路径工具。《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治疗、职业培训课程所用,为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开展团体辅导工作提供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和活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应用广泛、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本书共9章,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为基础,以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的技术为工具,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素质的建构、核心问题的解决,围绕着教师的认知、角色、人格、创造性、压力、情绪、生涯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主题,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团体辅导与训练的具体的设计方案、运作过程和操作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学、教师教育、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精选了62个切合团体实际、能够广泛推广的团体心理游戏和心理辅导项目,分为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点燃激情、提升自我、情感支持、社会适应、提高情商、身心放松等8个篇目。每个心理游戏均在现场进行过试用,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完善。活动组织者可根据执行的任务、所处的环境、人员对象的不同而自由选取合适的项目,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换游戏的花样或方式,但最终目的是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和心理素质。
《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课程》系列从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以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出发,有别于补救性的心理咨询治疗,以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基点,展开内容的组织、课程的设计、理论的分析、案例的呈现等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系统性。丛书围绕着“教师”这一核心,从理论提升、心理调适、教学实操、科研实践等四个层面给予详尽的指引,构成了一个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师以至全体教师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有机整体。第二,针对性。“教师心理保健”针对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问题,充分考虑了“教师”这一角色作为独立个体的教书育人需要;而“学生团体心理训练”则针对中小学生作为群体一员的社会基本属性,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和纠正偏差行为的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心理健康教学资源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