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从人类思想文化的长河中,选择宗教、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展开创造性的分析和评判,总结概括出内倾和外倾两种最根本的心理类型,并详尽阐明了两种类型在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四种心理机能方面的不同的体现,及其所造就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荣格作品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1935年荣格在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用英文所作的系列讲座的结集,内容涉及荣格对心理结构、心理内涵的界定以及他的心理探索方法。 荣格主要阐述的那些原理,也是他的独特的理论贡献。他将这些原理归在两个大的范畴之内,即:心灵的结构和内容;对心灵进行探索时所采用的方法。他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认为其性质取决于个体的总的态度类型,无论是外倾型还是内倾型。他认为,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通过如下四种功能来实现的: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这派的另一位泰斗——荣格的思想迄今却鲜有介绍。为此,让我们把荣格这一在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心理类型》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使读者可能较全面深人地了解这位心理分析的杰出天才。 荣格在西方思想界堪称怪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晦涩难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一直讳莫如深,怯而止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当代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荣格的思想有关,或从他那里得到验证,荣格的思想成了许多思想家的先导,荣格似乎成了一位预言家。这样,即使在西方,荣格也仿佛成了一位新发现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1935年荣格在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用英文所作的系列讲座的结集,内容涉肢荣格对心理结构、心理内涵的界定以及他的心理探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