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编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5),系由清康熙帝亲自动议、发起,工程浩大,蔚为壮观。康熙四十六年(1709)四月十六,清圣祖玄烨为之作序并题额,因名之曰《御定全唐诗》,也被称为四库全书本《全唐诗》。全书忠实记录了唐代诗人、唐代诗歌的精微全貌及壮丽历程,共900卷,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诗人 凡二千二百余人 ,传世至今,居功甚伟。 本书以地道扬州诗局本及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为底本,囊括了其中全部诗人;诗作从近五万余首中精选4809首(约占全书十分之一),并作简要、专业之注释;诗人排序、卷次一仍其旧,另增唐诗作者索引及唐诗篇目索引,方便读者查询。集学术性、阅读性、欣赏性于一体。 于此一编,《全唐诗》概貌、精华尽收眼底,唐代诗歌发展之洋洋大观自可纵情鸟瞰。
本书为《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中的一套,其他还有:《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 一、本书共收入全唐包括五代各个时期、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二百三十四位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诗作一千三百三十四首。其中包括了现小学、中学和非文学专业大学的语文课本以及*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唐诗篇目;千百年来流传的唐诗名篇或有名句的诗篇;唐代各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代表诗篇等。每篇诗歌后面附一篇短小的赏析文章,即为一个辞条。 二、本书正文部分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收入五、七言绝句六百十八首,中编收入五、七言律诗四百二十八首,下编收入古风、排律、杂言、歌行二百八十八首。各编中作
《水浒传(插图版)(套装共6册)》具有以下特点:1.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原版风采。2.注释:选取后世考据,逐一点校。3.译文:综合参考各家译文,引经据典力求信达雅高度完美。4.插图:配置精美插画,文图对应,相得益彰。5.批注:名家批注,奇文共欣赏。6.专用环保护眼的优质轻型纸印刷,墨韵清晰,实现一流印刷品相。7.版式设计美观大方,文字竖排,古韵淳朴。8.纯正手工线装制作,庄重典雅;精美函套,再显大家风范。9.耿绢包角,精致高档;告别胶装,实现绿色环保的出版宗旨。
汉朝司马迁作的《史记》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名著,其中有许多文学名篇。因为司马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进步的历史观点和高度的文学修养,所以他能够审择史料,创设体例,刻画人物,把先秦以来多方面的史实和他当代社会各阶层的形形色色的动态如实地反映出来,写成这样一部完整丰富的“通史”。更因这部书有缜密的体例,可以妥帖地安排多方面的史实,于是就被那些由汉朝到清朝的许多史学家所接受和取法,无形中便规定了他们写历史的范式。另一方面,又因这书的内容丰富灿烂,生动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复杂生活,于是又被后来历代的文学家奉为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莫大的影响。《史记》像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上;《史记》像一座山,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文化
本书突出中国烹调数字化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有大量的菜品案例、操作方法和技巧。是以现代营养科学为基础的应用技术科学。该书是中国烹饪理论研究者、广大厨师从业人员、烹饪爱好者及培训机构人员的读物。
《乐清文献丛(辑):翁卷集笺注》主要选收乐清本土学者、作家的著作,地域范围以现有辖区为准;兼收非本籍作者内容与乐清有关的著作。为避免重复,已经正式出版的著作不再收入,只列为存目。少数已出版但有必要重新整理,或原来未作笺注有必要加以笺注的,酌情收入。以收一九四九年前的著作为限,个别选题酌情下延。
本书属浙江文丛系列。本次整理,以沈圣昭初刻本为底本,收录《东江集钞》、《东江别集》、《临平记》等著作。其中《东江集钞》、《东江别集》为沈谦诗文、词曲集,《临平记》是今余杭区临平历史上的部志书。此次整理,以清初各家选本如《西陵词选》、《东白堂词选》、《今词初集》等对校,罗列异文,原原本本,俾读者择善而从。末相关资料五种,对沈谦生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月挂一轮灯--寒山诗提纲注解》分提纲、提纲注解及附录三部分。《月挂一轮灯--寒山诗提纲注解》提纲是对寒山诗依据其内在理路重新加以编排并加章节小节标题。提纲注解在章节小节标题下皆有释题,在诗下有注有解,注解都尽量简明扼要,注以难字与佛教专有词汇为重点,解则着重发挥诗所含的深旨。经作者孟晓路如上的整理,如今呈现于读者面前之寒山诗乃不期然成为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附录三种,包括两篇寒山诗序及原寒山诗集。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它的艺术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单两种,章草是隶书简易急就快写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笔划带有隶书的笔意。
《明清笑话集六种》辑录明清笑话集六种,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列,分别为(明)刘元卿《应谐录》(20则),(明)赵南星《笑赞》(72则),(明)潘游龙《笑禅录》(18则),(明)冯梦龙《笑府》(600则),(清)陈皋谟《笑倒》(140则),(清)石成金《笑得好·一集》(147则)、《二集》(101则)。上述各书依据的版本,《应谐录》《笑禅录》用《说郛》本,《笑赞》用《清都散客二种》(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笑府》用明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冯梦龙全集·笑府》(据日本藏本影印),《笑倒》用《一夕话》(咄咄夫撰,清初刻本)和《增订一夕话新集》(咄咄夫著,嗤嗤子增订,刊本、时间不详),《笑得好》用《传家宝》(清同治十年刊本),并参阅了周启明《明清笑话四种》、王利器《历代笑话集》、(清)游戏主人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主编的这本《伤寒论释义》分为概论和原文阐释两大部分。概论部分,简述伤寒的涵义、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其病证、《伤寒论》的辨证施治;《伤寒论》原文阐释部分,经过整理编次,加以提要、释义,酌加词解、选注及按语,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研讨。《伤寒论释义》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二版),现重新印行,供中医药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中医自学者参考。
《王阳明全书》共分两个部分,部分选取了一百多条王阳明箴言,并加以解析,从“立志由心,量力而行”“持纯粹心,做至诚人”“静察己过,“事上居下,到位不越位”等十六个方面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第二部分《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子弟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它包含了王阳明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