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论语通解》是作者整整40年研读《论语》的心血结晶。正文每字都注上汉语拼音,为读者准确朗读原文提供基本依据。每章一般包含三部分:原文(加上新式标点);译文(按“信、达、雅”的要求提供现代汉语翻译);说明(取代过于繁琐的注释。或择引旧注,或自出简注,或略陈管见,或有所辨析);此外,有些章节还会安插讨论(由著者提出问题,简析问题,或阐明今读今译的依据,或提示对“古为今用”的思考等,融会贯通,以进一步为读者释疑解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 《论语通解》学术价值较高。
《四书》是我国古代四位大儒家孔子、孟子、子思、曾参的代表作。1190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从《礼记》中把《大学》、《中庸》两卷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刊刻问世。 这部《四书直解》(原名《四书集注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万历首辅(宰相)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而万历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张居正用《四书》教育皇帝,要让万历皇帝做一个象唐太宗那样开明的君主。讲经同时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 据《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1684年6月12日),康熙帝在批牛钮、徐乾学等讲官的奏折里写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 今本
本书是清代张鉴所著纪事本末体西夏史。《西夏纪事本末》卷首二卷,正文三十六卷,卷首下《西夏堡寨》附有从《范文正公文集》中辑出《西夏地形图》、《陕西五路之图》。详述西夏从建国到覆亡的历史。
笔者于拙稿问世之际,不禁感慨万千。追忆1978年,一代宗师余冠英先生曾耳提面命,嘱我将《诗经》传本中之异文逐一考辨,理清白文。历经十余年之前期准备,我谨遵师训,会集来考,建类归宗,循名贵实,认真辨析,求其正解、奈何于执笔时已是风烛残年,老眼昏花,困难重重,力不从心。重任在肩,勉为其难,数易春秋,始成拙稿《诗经异文汇考辨证》。
《湖湘文库: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收录的宗教文献于此类史迹记载丰富。本书还收录大量记载湖南各地扶危济困、积谷赈灾、恤贫助学、惠老育婴、义渡义桥等慈善乐捐文献的书目,为了解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民生提供了手资料信息。
饮冰室藏书刻本、抄本共3470种,41819册,此外尚有金石墨本及手稿、私人信札等。1931年6月,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之日,特辟梁氏纪念室,陈列其生平所用书桌、文具,四壁置金石书画以资纪念。时任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袁守和“欲永其传也,乃属其馆员编纂”藏书目录,于1933年编排出版,铅印线装,共四册。《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基本上反映了梁氏藏书和阅读的概貌以及他立足于斯的学术环境,对于梁启超和近代史研究,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此次我们将其影印出版,希望给研究梁启超及治近代学术文化史、出版史、文献学者提供一些方便,同时对广大文史爱好者了解一代大师的阅读经历及治学趣味,此外,《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还可为梁启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尔雅同义词考论》(作者王建莉)是一部专门研究《尔雅》语词的著作,运用“一义相同”的同义词观,从同义词角度对《尔雅》作全面研究。《尔雅同义词考论》对《尔雅》训列作了同义词的释读,考释疑难训列159条。在此基础上,探究《尔雅》的求同、辨释、语义系统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证明《尔雅》是中国古代部同义词典,训诂初期主要就是同义训诂。
《尚书通论》内容分四部分。部分尚书通论,包括先秦引书篇、汉世传本篇、书序篇等;第二部分尚书专论,包括古文尚书作者考、尧典与秦官本尚书考、古文考略等;第三部分尚书讲义,包括甘誓、汤誓等;第四部分尚书补述,包括孔传本出现的时代、论尚书逸文等内容。
陈直先生(1901 1980),字进宦,又作进宜,江苏镇江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是我国著名的秦汉史专家。《史记新证》一书在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和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基础上,运用考古资料对《史记》加以解释。全书取材宏富,举凡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秦汉石刻、竹简以及权量、铜器、陶器诸铭文,无不网罗;考证精到,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是考古与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典范。此书至今仍被视为《史记》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本书属浙江文丛系列。陆陇其著述宏富,有《三鱼堂文集》《三鱼堂外集》《三鱼堂日记》《三鱼堂剩言》《四书讲义》《松阳讲义》《松阳钞存》《学术辨》《古文尚书考》《呻吟语质疑》《读礼志疑》《读朱随笔》《问学録》《战国策去毒》《礼经会元疏释》《莅政摘要》《治嘉格言》《莅嘉遗迹》等。光緖间平湖县教谕许仁沐等收辑其著作,刻为《陆子全书》。本次整理,收入陆陇其主要诗文作品《三鱼堂文集》《三鱼堂外集》两种,即以陆子全书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本,进行点校整理。
《盐铁论注译》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这本《盐铁论注译》是注释本。
东汉刘熙《释名》是一部解释词义、探寻事物得名由来的工具书。清乾隆年间毕沅作《释名疏证》,後陆续有不同校释本。王先谦合诸众作,撰成《释名疏证补/千年学府文库》。学者谓此书为《释名》校释集大成之作。《释名疏证补/千年学府文库》据清光绪丙申年(1896)王氏刊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