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历时19年。书名、序文为宋神宗皇帝所赐,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宋神宗的赐名,我们可以知道《资治通鉴》一书的编纂绝不仅仅是记录1362年之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而是为了总结这1362年之中政治统治的经验教训。实际上,《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史、是一部历代王朝的兴衰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止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于重大事件、历代重要人物、国计民生等均有记载。既写其盛,也写其衰;既讴歌贤君明主,也揭露坏事丑行,同时还详尽地记叙了秦以来的农民起义战争,占了颇大的篇幅。《资治通鉴》一书,还具有很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上古至清末历史人物图像中,选择影响较大、形象较清晰、有一定代表性者3033幅(3037人),人各一幅,编辑成集,是目前古代人物图像类工具书中收集人数最多的一部。它不仅可为教育、科研提供历史人物的直观资料,同时也可为文艺工作者创作人物形象时提供参考。 自上古迄于清末,包括少数卒民国以后而主要活动期在清代的人物,如康有为、严复等。主要活动期属民的人物不收,如孙文、梁启超等。个别外国来华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也收入。 每幅图像下均有人物简介,列姓名、生卒年或时代、字号、籍贯、身份以及简要事迹、图像出处等项。凡名家绘制者亦注明,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