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集》从《明实录》、《明史》、《名臣奏疏》以及东莞历代方志等史料中整理出袁崇焕本人撰写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内容,并加以校勘、辨伪,基本上将袁崇焕本人的笔迹尽量搜罗,得成此书。此文集实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未出版,当时就有饶宗颐先生为之题签。
《袁崇焕集》从《明实录》、《明史》、《名臣奏疏》以及东莞历代方志等史料中整理出袁崇焕本人撰写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内容,并加以校勘、辨伪,基本上将袁崇焕本人的笔迹尽量搜罗,得成此书。此文集实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未出版,当时就有饶宗颐先生为之题签。
《唐才子傅校箋》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叢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世傅版本、校订精審,堪稱定本。箋證的重点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史實错误、補考原书未伯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備的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重要诗人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会心等基本史料来龙去脉、是非真假的逐條考證,起到了有唐一代诗人事迹资料库的作用。 本书是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協作研究的结晶,集中代表了世纪唐代诗人群體研究的最高成就。
《袁崇焕集》从《明实录》、《明史》、《名臣奏疏》以及东莞历代方志等史料中整理出袁崇焕本人撰写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内容,并加以校勘、辨伪,基本上将袁崇焕本人的笔迹尽量搜罗,得成此书。此文集实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未出版,当时就有饶宗颐先生为之题签。
《袁崇焕集》从《明实录》、《明史》、《名臣奏疏》以及东莞历代方志等史料中整理出袁崇焕本人撰写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内容,并加以校勘、辨伪,基本上将袁崇焕本人的笔迹尽量搜罗,得成此书。此文集实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未出版,当时就有饶宗颐先生为之题签。
《邦彦画像》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著名人物肖像画家徐璋的代表作,其中囊括明代松江府所辖华亭、上海、青浦三县状元、进士、举人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及其小传,被誉为“松江三宝”之一。据考证,该画册内最初有约100多个人物,现仅存99幅画像共100个人物(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为一幅)。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将画像刻于石上,藏在松江府学明伦堂,后移置醉白池公园。但该石刻本的题款过于简单,而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册页本又是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文物。因此,将石刻本、册页本合在一起出版,并通过志书对每个人物的简历加以考证补充,使其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无论对于发挥文物的实用价值、普及人们的文化知识,抑或是对于补充上海古代史研究的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
《昭代名人尺牍》收刻清初至道光年间名人书信手迹凡613人,书信738通。尺牍前刻此613人简要传记,另名《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尺牍分为24卷,小传亦分24卷。《昭代名人尺牍》为木版刻印。 《昭代名人尺牍》对全部24卷小传和24卷尺牍进行扫描制版印刷,采用仿古线装,纸张采用一级宣纸,印章用红色呈现方式,外部函套装帧,力图保持古本原貌,再现一代名人群体的艺术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