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丛:两浙海塘通志》涵括了旧时浙江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六郡海塘图籍,凡是有塘州县,小则修葺,大则建筑,均予甄录。有关浙江海塘之建筑历史、工程管理、物料核算、官员设置、水利制度、民俗活动等,《浙江文丛:两浙海塘通志》提供了详尽的记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海塘历史沿革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文献。
国史所以明历代之兴替,家乘所以存世系之渊源,邑志所以征一邦之文献,熠示来兹,其揆一也。《天长县志》散佚已久,自爱新觉罗氏人关以迄鼎革,几三百年未加修辑。惟清嘉庆时县教谕张公宗泰慨旧志之残缺,惧文献之无征,乃拾遗鳌订,数历暑寒,惜未竣而改官他邑,仅草成《山川》、《人物》数篇,以系私纂,故名日《备稿》。内缺《风俗》、《食货》两门,虽云未臻完备,而所以资后人者,厥功亦有多焉。百余年来,几经燹劫,其稿犹存,竟为目今本邑纂志之蓝本。主其事者为邑明经刘君增龄,刘系予同学,品端学粹,为同辈敬。居常以邑乘未修为念,以故任职以来,广征博引,就《备稿》缺者补之,谬者正之。其明年,俊奉命移宰是邦,欣逢纂事告竣,将以付椠,征序于予,予曷敢以不文辞?为弁数言,以志乐观厥成云。二十三年三月十六日,天长县
《浙江文丛:两浙海塘通志》涵括了旧时浙江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六郡海塘图籍,凡是有塘州县,小则修葺,大则建筑,均予甄录。有关浙江海塘之建筑历史、工程管理、物料核算、官员设置、水利制度、民俗活动等,《浙江文丛:两浙海塘通志》提供了详尽的记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海塘历史沿革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文献。
清康熙前期陶汝鼐、陶之典父子编纂。卷一为开山缘起、山水、寺刹等,卷二为法系、功行表、法要,卷三为法要、佛事,卷四为塔墓、庄产等,卷五至卷八为各类诗文。除了大沩山本身的佛教、山水文化资料外,也收录了隶属于沩山禅宗系统的芙蓉山、浮山、泉塘山、白云峰、龙山等处的佛教文化资料,既是一部体例严整、线索清晰、资料丰富的佛教文化著作,又是一部格调高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文化著作。
《麓山精舍丛书》为清代学者陈运溶所辑录、编纂,是湖湘地方文献中极有价值的一部丛书。《麓山精舍丛书》是陈运溶所辑图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全书分为两集。集为辑佚类,共八十六种。包括《周官总义职方氏注》一卷,《晋纪》一卷,《历朝传记》九种,《荆州记》三卷〔录一卷〕,《荆湘地记》二十九种,《荆湖图经》三十六种,《太平寰宇记拾遗》七卷,《太平寰宇记辨伪》六卷,《荆楚岁时记》一卷,《湘中名贤遗集》五种,《陶阁史诗集》二卷〔录一卷〕。第二集为释地类,共四种。包括:《后汉书大秦国传补注》一卷,《古海国遗书钞》,《大清一统舆图海道集释》七卷,《亚欧两洲沿岸海道纪要》二卷〔末一卷〕。
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 《山海经》,流传达两千余年之久,是我国一部稀世珍贵又充满玄奇幻想的百科全书式的不朽宝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民族、天文、历法、宗教、巫术、地理、气象、动物、植物、地理学、矿物学、文学、考古、医学、药学、生物学、水利、海洋学和科技史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可谓包罗万象。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使其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接受,是经典流传的应有之义。本书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采众家之长,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详尽精确的注释方式,力求为读者展示一个神奇广阔的历史文化画卷,进而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源流,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