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 《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歷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
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到精美的书法作品,编者们本着推陈出新、真实可信的原则,从《三希堂法帖》刊载的墨迹真本中精选了多位名家的两百多种传世墨迹,并将后来收集到的传世墨迹补充进来编成此书。这些作品现均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价值连城,难得近观。
《宣和书谱》一一十卷,是《宣和昼谱》的姊妹篇,成书于北宋宣和年间,一般认为是宋徽宗及其内臣(或臣子)所编。该书系统著录皇家秘藏历代书法名帖,总计书家197人,作品1214帖,是一部系统记录官廷藏帖的巨著,以其著录完备、保存了大量史料而在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分焉历代帝王书、篆书、隶书、正书、行书、草书、八分书等类,每类前系以短叙一篇,叙述该书体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不著录某些书家的缘故,其下按时代顺序收录书家小傅、品评及其作品目录(每位书家以其最主要或成就的害体归类,其他书体也在传后予以著录),其体例对书画著录类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评论历来为学者所称赏。该书常见版本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等,本书即以津逮本为底本排印,以他本参校,并收集了历代有关《宣和书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李流芳集》主要内容包括:五言古诗凡人十一首、冬夜书怀、陇上别、酒后为郑闲孟画扇戏题、将赴试白下走笔别荃之、题荃之昼兰、燕中归为闲孟画烟林小景有感、而作、登慈云岭还访严印持忍公无敕、读壁问旧题如昨日耳而当时、共事者徐孺谷张君实与小史、荃之皆死矣退之有言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怆然、兴怀爰作此诗、西碛看花宿六浮阁上走笔示闲、孟兼呈同游诸子、登铜井访三乘上人、弹山左阜待月独饮等等。
《芥子园画谱》,又称《画传》。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 芥子园 ,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画谱,故成书出版之时,即以此园名之。此画谱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本辑精选通行底本,延请专家校注,配以双色版画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古圣先贤智慧,使传世典藏存世弥久。
中国年画较早以唐代新年时画 神荼、郁垒 于门户的形式出现,宋明时期逐渐于民间流行并形成规模,年画的题材和种类日臻多样,清代达到鼎盛。年画属民间美术范畴,民众把熟知和喜爱的历史佳话、传奇小说、遗闻轶事和新闻时事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年画呈现,创作者多是民间画工与匠人,其流传形式也与春节民俗密切相关。新春佳节前,百姓带着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制作、张贴年画,祈福迎祥。这些题材多样的传统年画,不仅反映了民间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观念,更随着春节风俗的演变,形成了春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国多数地方依然保留着张贴年画的习俗,年画也成为民间美术、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此册爲沈尹默自書詩詞選,書寫年代爲上世紀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多爲蝇頭小行草書,極爲精彩!其《集吴夢窗詞聯》,放大看筆筆如春蠶吐絲,點畫無不沉著飛動,雖纖細之筆畫亦飽滿豐腴,直可作大字品讀。沈老有深度近視,能于極小之字筆筆不苟,非有深不可測之功,孰可臻此!另《自作詞四首》有唐宋人遺韵,筆墨精妙,足爲法式!
本作品对古代碑帖的形制和流变、碑帖的传拓技法、碑帖的装潢与保护、碑帖的艺术价值、碑帖的鉴藏知识、碑帖的经济价值与市场情况等方面做了精到的论述,并提出了不少前人所未发的新见解。该书体例完备,系统性强,内容翔实,图版丰富,是赵海明先生长期对碑帖研究所取得的近期新成果。
本书为我社“古刻新韵”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为清代焦秉贞所绘,康熙帝提诗,内府刊刻。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共计四十六幅。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描绘了粮食生产、蚕桑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是了解清代耕织的直观史料。
《山静居画论》两卷,内容由二百四十四则随感式文字组成,涉及历代画家技巧、风格的评论及画作赏析等,其心得感悟不甚袭前人言。《溪山卧游録》,一书始于嘉庆丙子,成于道光壬午,十年后,因感“曩者持论犹未尽允洽,所遇画家亦宜增补”,故而“复删润一过,厘为四卷”,前后费时约十八年。书中所录,有作者所见古今绘画佳作及前人题跋,如王原祁临摹、供外甥学画所用的十二幅作品,上面皆有王原祁自为题跋,作者临摹画作过后,又将这些题跋一一抄录;有作者与并世画家、友人的交往,以及对他们画艺、观点的评论;还有前人绘画论著(如笪重光《画筌》等)中精彩内容的摘抄。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点石斋画报故事集(寅集)·八旗武備》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本书为清代晚期画家任熊所绘。任氏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衣纹勾画尤其精彩,铁画银钩,极见功力。在任熊的创作中,成就的是他的四套版画作品:《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高士传》。本次将此四套作品汇集出版,集中反映任氏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助赏玩之一端。
《鱼谱》是一本系统介绍鱼类的画谱,也是一部综合性画鱼范本。作者采用中国画、小写意手法,历三年时间精心绘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133科386种鱼类,从笔法、墨法、章法入手,介绍、示范了各种画鱼技法,为爱鱼者、画鱼者提供了范式,同时还介绍了每种鱼的分布、习性、特点。
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年)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字幼玄,号石齐,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英殿大学士。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其楷书流传多为小楷。他的楷书溯源钟繇,用笔方劲刚健,古拙厚重中亦显清秀飘逸,从中也可看出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杨延麟,明末抗清英雄。字伯祥,一字机部,江西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清顺治三年抗清失败,赴水就义。此《黄道周、杨延麟两先生洗心诗合册》素绢本,何绍基题签,张穆跋尾,曾经黄掌伦,朱屺瞻等收藏。作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正值黄道周赦归,乡途中过乌龙江遇杨延麟而合成《黄道周杨廷麟合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