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题棉花图,又称 棉花图 ,清方观承编,清高宗弘历题诗。本书为石刻拓本,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有图十六幅,阴文线刻,线条精细,通俗易懂,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其画法之精妙,刻技之多样,捶拓之精工,足以反映我国古代文化之深邃。乾隆皇帝对《棉花图》备加赞许,反复诵读,执笔为每图题七言绝句,共十六首,皆称颂农桑之语。
中国绘画艺术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举世闻名的三大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画,各有其独立的历史沿革、画风画派及大师名作。为使广大绘画爱好者与美术工作者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在大画科各自领域中的艺术成就,本社特邀中国美术史专家、美术评论家以及三大画科的研究工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美术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为著名、*代表性、对后世艺术创作发展影响为深远的一批名家名作,配以言简意赅、画龙点晴的介绍及评析,以清代书画界讲究之罗纹宣纸,依明代传统雕版水印工艺印刷;成为目前书画界品质的画书藏典,受到国内外美术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三大科中出现早的一科,是中国绘画艺术独立和走向成熟的标志。被尊为“画圣”的吴道子即是一位人物画大师。人物画内容多样、题材广泛,分为历史画、风俗画
《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 上海图书馆卷》之《宝印斋印式》,汪关辑并篆,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共一函两册。*册收录汪关藏印,第二册收 汪关甲寅新制 印章,个别印章有材质说明。
《中国著名书画家印鉴集(套装共4册)》是彭一超编著的。《中国著名书画家印鉴集(套装共4册)》遴选大量珍稀篆刻印章,集中展现历代印人传世之作。线订装帧,古意盎然,将各时期印人积存传之于世。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宏观勾勒中国印学发展史。
由于《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杰出的故事感染力,让人们情不自禁的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表现载体来传播、描述着林妹妹、宝哥哥的爱情故事,以《红楼梦》题材为主体的绘画作品应运而生。其中,人们所选择的为常见的,就是《红楼梦》人物画。在历史上,早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并以此来展示《红楼梦》的丰富内涵,当属清中后期活跃于画坛的改琦。 以往人们言及改琦的《红楼梦》人物画,多以嘉庆甲戌(1814年)版刻《红楼梦图咏》为代表,而对其他流传于世的改琦《红楼梦》人物画往往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有的以刻版《红楼梦图咏》作为研判的依据。这无形中让改琦传世于今的设色《红楼梦》人物画受到颇为不公的对待,也成为近些年《红楼梦》人物画问题上颇具争议的问题。 本书据中国书店藏《改七芗红楼仕女》影印出
中国绘画艺术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举世闻名的三大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画,各有其独立的历史沿革、画风书派及大师名作。为使广大绘画爱好者与美术工作者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在大书科自领域中的艺术成就,本社特邀中国美术史专家、美术评论家以及三大画科的研究工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美术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为著名、*代表性、对后世艺术创作发展影响为深远的一批名家名作,配以言简意赅、画龙点晴的介绍及评析,以清代书画界讲究之罗纹宣纸,依明代传统雕版水印工艺印刷,成为目前书画界品质的画册藏典,受到国内外美术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三大画科中长于“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一科。内容包括不仅有花卉、禽鸟,还包括畜兽、鱼藻、树木、竹石乃至果蔬等。风格既有工整细致的工笔花鸟,亦有生动活
《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 上海图书馆卷》之《宝砚斋印谱》,林皋篆,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编成。此谱一函两册。*册收录名家序言,第二册收录林皋篆刻作品。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顺治帝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三月十八日,八岁继位,是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 康熙帝自幼好学不倦,及长目光敏锐,意志弥坚,处大事而不惊,敢作改为,在位达六十一年之久。康熙帝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鼓励发展生产,使社会经济从明末清初的凋敝状态中得以复苏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盛世”,为后人景仰。 康熙帝怡情翰墨,喜好书法艺术,常在退朝后与精于书法的文臣观摩古人墨迹,切磋书艺。 康熙帝遍临诸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董其昌……从而形成了他博采众长,清劲刚健的书风,其书迹潇洒秀丽,苍劲率真,倍受世人喜爱。
《百美新咏图传(套装共4册)》是清代早期较有名的一部人物木刻版画书。《百美新咏图传(套装共4册)》以历史和传说中的百多位女子为题材,收录中国历代名媛佳丽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小传百篇,并配以图百幅及文人咏词二百馀首。辑图像、传记、诗词及书法于一体。人物镌刻清晰隽雅,形象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画家精工秀丽的艺术特点。我社现据清嘉庆十年刻本影印,原尺寸制版,双色套印,线装出版,以期能更完美地体现中国古代精品版画的神韵。
本书共分四集,四十四种,书家三十五人;诸体兼备,今据民国初年刊本影印,虽标以“近代”,但不拘泥于史学家所划分。 本书为近代碑帖大观:集,包括:杨沂孙临碣石颂、杨沂孙在昔篇、尽冬心华岳碑、何绍基临汉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