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谱》(又名《本心斋蔬食谱》),此书共收食品二十种,包括啜菽、羹菜、粉飺等五种糕点制品及玉延、琼珠、雪藕等十五种蔬菜制品。其名称皆颇为风雅,而各品下所载十六字赞亦极具趣味性,是了解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文献。此次整理,以《学海类编》本为底本,予以标点。《山家清供》一卷(亦作二卷),宋林洪撰。著有《茶具图赞》《山家清事》等。本书为林氏记録其时膳食的专书,每种食品皆明其出典,并介绍原料、制作及服食方法等。本次点校,以《说郛》所收本为底本,校以《夷门广牍》所收本。为避免繁琐,两者相异处,择其优长,不出校勘记。《食宪鸿秘》二卷,旧题清朱彝尊撰,然据学者考证当为乾隆间伪托之作。全书以原料所属列类,分《食宪总论》《饮食宜忌》《饮之属》《饭之属》《卵之属》《肉之属》等,另附録《汪拂云抄本
本书包括:中华养生学的气用思想、中华养生学的保健思想、中华养生学的艺美思想、中华养生学的技击思想等5章内容。
本文对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阳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内容包括:解析阳戏的表象、傩类本质和供奉“三圣”的基本特征;阐释阳戏多样化形态,有傀儡戏、巫优扮演融合、世俗小戏三种基本形态,而且,这三种形态的阳戏按由古至今的顺序在川北、黔渝和湘西地区有规律分布;考证西南阳戏始祖原点是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乡人禓”,在明清时期由江南阳戏传播而来,考证阳戏传播史上的两个主体方向——江南阳戏西迁和川渝阳戏南播滇黔;分析阳戏表演的诸多规则和禁忌,及其儒、释、道、巫教相融合于一的特点;搜集、整理西南各地区阳戏剧目文本,研究文本的区间分布特点、体裁类型、语体风格等。
诗集。包括:《特区-新的雕塑》、《珠海渔女》、《灯彩世界》等41首诗。
本书介绍中国灯谜基本知识,阐述了灯谜的概念,字谜、常用词灯谜,成语灯谜、地名灯谜、人名灯谜、音乐灯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