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以书画擅名,体悟深湛,谈言微中,颇得书画三昧。其《画禅室随笔》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著作,理论价值和赏鉴价值兼具。《画禅室随笔校注(远东经典)》精心校勘注释,材料详赡,能显发其意蕴。
《中国异体字大系:楷书编》收录字形的材料依据包括实物文献用字和传世字书收字两大类。实物文献用字主要包括简牍字形、石刻字形和纸质字形。简牍字形主要出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及《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四号)、《流沙坠简》等所收录的魏晋简牍。 石刻字形是《中国异体字大系:楷书编》收字的主体部分,以《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二册到第三十六册)和《新中国出上墓志汇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石刻拓片为基础,兼查《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中相关拓片部分。纸质字形包括了魏晋残纸和魏晋南北朝传世书帖中的楷书部分。
中國宋代金石學著作。共30卷。著錄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銅器 839件。《博古圖》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銅 器的精華。每類器物都有總說,有摹繪圖、銘文拓本及釋文,並記有器物尺寸、重量與容量。有些還附記出土地點、顏色和收藏家姓名。
清代学者陆树芝的《庄子雪》是重要的《庄子》注释,影响很大。此次整理,据《中华续道藏》影印嘉庆文选楼刊本为底本,刻本印制不清处参考千顷堂石印本,为其次点校出版
清代学者陆树芝的《庄子雪》是重要的《庄子》注释,影响很大。此次整理,据《中华续道藏》影印嘉庆文选楼刊本为底本,刻本印制不清处参考千顷堂石印本,为其次点校出版
1982年开始编印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是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组织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十余年得以完成。为方便《中华大藏经》的阅读和研究利用,任先生又组织专家编辑而成《中华大藏经总目》。
商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把他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阐述其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商君书》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本书校改之处必据古籍原本,并在注释中说明严万里本的原文及校改的依据。吸收前人各种善说,对他们的一些未妥之说加以考辨,并按陈拙见。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篆书者吴大潋一一八三五.一九。二一,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意斋,江苏吴县人。晚清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有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古玉图考、古籀补、意斋集古录、意斋诗文集、等著作。 吴大潋精于小学、考释古文字,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潋的书法造诣,以篆书最为精深。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篆书代表作有论语、孝经、说文解字建首、等。 我们对吴大潋先生的篆书论语配了简体释文,便于读者临习之余,重温经典。
《儒学警悟》共收书六种,即《石林燕语辨》十卷、《演繁露》六卷、《嫩真子绿》五卷、《考古编》十卷、《扪虱新话》八卷、《莹雪丛说》二卷,共四十一卷。由于《扪虱新话》分上下两集,故本书又号称《儒学警悟七集》。 21世纪将是具有儒学传统的国家崛起并起主导作用的世纪,这是儒家深刻的思想内涵所决定的。本书将对从事儒学研究工作的学者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儒学警悟》向无刻本。據缪荃孙说,光绪壬辰(即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有书贾自山西得《儒学警悟》全编六册,明钞明装,为宗室伯产羲祭酒购去,秘不示人.壬子(一九一二)之春,伯羲去世后,遗书散出, 辗轉为缪荃孙购得.缪荃孙参校各书,互为考订,费时六年,於戊午(一九一八)冬全部校勘完毕.次年中秋前三日,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新手交给陶湘付梓,这时缪荃孙已卧室在床,不久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