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陆树芝的《庄子雪》是重要的《庄子》注释,影响很大。此次整理,据《中华续道藏》影印嘉庆文选楼刊本为底本,刻本印制不清处参考千顷堂石印本,为其次点校出版
昆曲的唱法一向分为南曲、北曲,用韵是“北准《中原》,南宗《洪武》”。由于曲韵的严密,真传的难继,几百年来,规范浸荒。其情况据清咸丰年间王德晖的《顾误绿》说:“前所遵字音,惟《中原音韵》一书,迨后填词竞工南曲,而登歌者遂尚南音。入声仍归入唱,尽反《中原》之音,一遵《洪武正韵》。其改之未尽者,尤带《中原》音响;其趋承太过者,又甚至以南音溷投北词,遂至南北混淆。”此情古已如斯,于今为烈。 今有昆曲行家为求恢复昆曲的法度,觅求善本以供传习,特将干隆时沈苑宾所撰《曲韵骊珠》再版。此书博采众长,斟酌取并,体僃南北,音叶宫商。问世以来,谁经几度重刊,而流行已久,坊肆难求。今日再度刊行,实为挽救坠绪、嘉惠艺林的盛举。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鬻子校理》是对《鬻子》一书作的较全面的整理,包括对重新编排过的《鬻子》正文作的校注和今译,对《鬻子》佚文的辑校,对唐代逢行珪《鬻子》旧注的点校,还有收集历代的著录、序跋、版本、考辨等作为附录。“前言”则对《鬻子》的作者、内容、思想价值等作了深入系统的介绍与阐发。
《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为第一部汇集并选录唐以前书法资料总集,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要籍。《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辑录广备,如虞龢《论书表》、庾元威《论书》、庾肩吾《书品》、李嗣真《后书品》、窦臮《述书赋》、张怀瓘《书断》等,又存目王愔《文字志》,历载历代书家一百四十七人姓名,有些姓名仅见于此目录。末卷《右军书记》载录四百六十五帖,可资对王羲之的书迹流传及其文章事迹的考稽。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南宋薛尚功撰。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人(今浙江杭州)。生平事迹不详,绍兴中,以通直郎余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编次条理清晰,是宋代金石着述中辑录铜器铭文最丰富的一部。《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将钟鼎器物上的款识依样摹写,既有释文,又有考据。书中对器物铭文的考释不乏精当之处,较之同时期金石学着述中所着录相同器物的释文断代更为准确,从而使得本书成为南宋金石学的重要着作。但是由於作者所处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书中也不免有谬误,如所称夏器多为昊、越之物,商器中又掺杂周器,也有部分伪作器物,作为金石学初创期的着述,鉴别或有不精,在所难免。《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两种传世,石刻拓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