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禅月集》是唐末诗僧贯休的诗歌别集。本书是部对《禅月集》进行专门校注的著作,以四部丛刊景宋本为底本,参以毛晋汲古阁本、全唐诗本等诸本,勾稽其他文献材料,对诗集作品文字作勘定,对与诗歌相关的名物典故、义理观念包括冷僻语词作注解,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最为根本的基础。
《雪堂所藏古器物图说(外9种)》主要收录罗振玉读碑札记及有关古器物的论著。有《存拙斋札疏》、《读碑小笺》、《眼学偶得》、《俑庐日札》、《石交录》、《古器物识小录》、《雪堂所藏古器物圆说》、《古器物范图录附说附古器物范图录》、《金泥石屑附说附金泥石屑序》、《蒿里遗珍考释》等九种。为作者对古器物和碑刻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为文物大家,且嗜好文物古器物鉴赏,学术价值极高。
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
本书以写本叙録作品辑校相结合的方式,对敦煌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全面的清理。上编共釐定诗集诗钞63种,诗1401首,下编辑録散见于经头卷尾的零散诗篇524首。二者合计1925首,是迄今为止收録最全的敦煌诗歌作品集。 敦煌诗歌以唐诗为腐主体,兼有少量前宋初作品。既有流传于敦煌的中原文人诗歌,又有敦煌当地民众的创作,既有传统体裁的雅正之作,也不乏民间能人白话诗。其价值一方面在于它无可替代的校勘和辑佚功用,另一方面更在于它所反映的唐五代宋初典型写本时代诗歌创作和流传的真实形态、所具有标本意羲。
本书属浙江文丛系列。本次整理,以沈圣昭初刻本为底本,收录《东江集钞》、《东江别集》、《临平记》等著作。其中《东江集钞》、《东江别集》为沈谦诗文、词曲集,《临平记》是今余杭区临平历史上的部志书。此次整理,以清初各家选本如《西陵词选》、《东白堂词选》、《今词初集》等对校,罗列异文,原原本本,俾读者择善而从。末附相关资料五种,对沈谦生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用清康熙商丘宋荦校定震泽徐惇复刊刻的十六卷本为底本,并用另外三个本子校勘,辅以各家校记和各书所载苏氏诗文,计十一种,各本互校,择善而从。《苏舜钦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汉两京以来镜铭集录(外14种)》主要收录罗振玉有关玺印、砖录、石刻、海外吉金的著作。计有《汉两京以来镜铭集录》、《镜话》、《玺印姓氏征》、《玺印姓氏征补正》、《四朝钞币图录附考》、《楚州金石录附存目》、《楚州城砖录》、《唐代海东藩阀志存》、《辽帝后哀册文录》、《西陲石刻录》、《西陲石刻后录》、《校订和林金石录》、《高昌砖录》、《海外吉金录》、《海外贞珉录》等15种。
书旨在搜集有元一代之汉文单篇散文、骈文和诗词曲以外的韵文。本书所收作家之时限原则上承金和南宋,原金朝管辖区作家以金哀宗大举三年(一二三四)为上限;原南宋管辖区作家以南宋赵昺祥兴二年(一二七九)为上限;以元顺帝至正二十八(一三六八)为下限。由金、宋入元,由元入明作家,其主要活动在元者,则作为元人收录。本书按照“以文从人”的原则,凡已收之作家,其文元论是否写于元代,均一体收录。元人的经、史子部著作,本书原则上只收序跋及书中所引之单篇元文。但可视为文集者,例如史部的奏议集、史论集、书判集,子部的题跋集,仍作为文集收录。为便于读者引用,本书仍按旧式编纂法分卷。每卷收文一万字左右,文多者一人多卷,文少者数人一卷。本书所收元文,尽可能选用善本、足本为底本,正文一依底本。底本确实有误,予
本书收录的是晚清政界、学界、工商界重要人物张之洞致其同乡、“清流”干将张佩纶的六十二通书信及两首诗稿,图片展示原件,配有释文和笺注,内容主要为两人相约前往琉璃厂搜购古玩、书画、文献和交流鉴赏心得,以及筹商修建畿辅先哲祠和编纂《畿辅先哲录》等事,反映了二张当年交往的频繁和密切程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二张及京官们在公事之余的日常活动状况。这批手札由可居室主人王贵忱先生收藏,均未见《张文襄公全集》及河北版、湖北版《张之洞全集》著录,笺纸精美考究,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