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全集收录王安石撰著和编纂的全部文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采用简体横排的方式整理出版。另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附录,使得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位历史大人物。 全集中有传世完整文本的著述,所用底本一般采用刻印时间较早、校刻精良的善本,并以不同系统的版本作为参校本。全集所收的辑佚文字,尽量参考前贤时彦的相关成果,做一些修订,并综合做出一些编排方面的调整。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雪堂剩墨》收录《雪堂剩墨》及罗振玉年谱、传略四种。主要有《雪堂剩墨附录三种》、《罗雪堂先生传略》、《吊上虞罗先生》、《先府君行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等5种书。从《罗振玉学术论著集:雪堂剩墨》可看出上虞罗氏的家族历史和家学渊源,也可看出罗振玉的生平出处和书生情怀。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敦煌唐写本周易王注残卷校字记(外12种)》主要收录罗振玉整理敦煌古写本及其他珍本古籍的校勘记。主要有《敦煌唐写本周易王注残卷校字记》、《敦煌唐写本隶古定尚书孔传残卷校字记》、《敦煌古写本毛诗校记》、《毛郑诗校议》、《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新校正》、《道德经考异老子考异补遗》、《敦煌姚秦写本僧肇维摩诘经解残卷校记》、《敦煌唐写本南华真经残卷校记》、《敦煌六朝写本抱朴子残卷校记》、《敦煌唐写本刘子残卷校记》、《元和姓纂校勘记元和姓纂佚文》、《宋本庐山记校勘记》、《宋椠本文苑英华残本校记》等12种。
《雪堂所藏古器物图说(外9种)》主要收录罗振玉读碑札记及有关古器物的论著。有《存拙斋札疏》、《读碑小笺》、《眼学偶得》、《俑庐日札》、《石交录》、《古器物识小录》、《雪堂所藏古器物圆说》、《古器物范图录说古器物范图录》、《金泥石屑说金泥石屑序》、《蒿里遗珍考释》等九种。为作者对古器物和碑刻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为文物大家,且嗜好文物古器物鉴赏,学术价值极高。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之一,收入马叙伦学术代表作《庄子义证》和《庄子天下篇述义》两种。《庄子义证》的特色,一是注重文字的校勘,二是多引用《说文解字》进行释义,三是多引佛典参证《庄子》义理。《庄子天下篇述义》对《天下篇》进行笺释疏证,是研究先秦诸子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次整理,《庄子义证》以《民国丛书》影印中华书局一九三〇年本为底本,《庄子天下篇述义》以一九五八年龙门联合书局本为底本。
《中州集》是金元之际元好问所编的金诗总集。共10卷,收251家诗2062首。附词总集《中州乐府》。其中除“南冠”类收留金使节或官吏的84首作品外,全系金人诗。由于金朝立国后长期据有中原,中州(今河南一带)是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故名《中州集》。体例不录存世者之作,“帝王”、“诸相”、“状元”、“知己”、“南冠”等以类相从,其馀各家基本上以时代先后为序。作者小传内容丰富
《江村销夏录》是高士奇解职居平湖期间,用三年左右时间写成。“江村”这一别号寄托着他对少年时代在祖籍余姚的读书生活的留恋,他并在平湖城外的别业“北墅”构筑了一组建筑群为“江村草堂”。本书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夏,故名为“销夏”。卷首有朱彝尊、宋荦序和高士奇自序。朱彝尊在京时曾遭受过高士奇的排挤,对高的人品不能不腹诽,对其鉴赏水平也不敢恭维,因此在序中只赞许本书体例精详、有助于鉴定。
《韩文起》十二卷,收录韩愈文章一百五十九篇,均有评注。以《原道》、《原性》、《原毁》、《师说》为首卷,以下依次按照“表状论议辩解”、“书序传记”、“杂著志铭”编排。其评注结合韩愈散文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依据史实,一一考证。在韩集编排上,重视道统思想,体现出林氏特有的风格。较之林氏以前的韩愈文集,可说是独树一帜。
《江村销夏录》是高士奇解职居平湖期间,用三年左右时间写成。“江村”这一别号寄托着他对少年时代在祖籍余姚的读书生活的留恋,他并在平湖城外的别业“北墅”构筑了一组建筑群为“江村草堂”。本书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夏,故名为“销夏”。卷首有朱彝尊、宋荦序和高士奇自序。朱彝尊在京时曾遭受过高士奇的排挤,对高的人品不能不腹诽,对其鉴赏水平也不敢恭维,因此在序中只赞许本书体例精详、有助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