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酉阳杂俎》是一部唐代笔记小说集,作者段成式。《酉阳杂俎》的性质,作者自己认为是一部志怪小说,“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原序语)。不过,就其内容而言,则远远超出了志怪小说的范畴,书中所记述的事物,或者采缉旧闻,或者作者自撰,将仙佛鬼怪、人事、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属志怪传奇,另外则记载各地珍异之物,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相类似。 段成式,字柯古,晚唐邹平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卒于懿宗咸通四年(863),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在诗坛上,段成式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其信佛读经,常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故其诗多抒发超脱世俗的情绪。段成式的文学成就,主要不在于诗文,而在于他的这本《酉阳杂俎》。 “酉阳”为地名,就是的重庆市酉阳县
每个字里都有着有趣的由来和演变,也蕴藏着无数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每一个汉字来了解中国的文化,感受传统的力量。 追根溯源,将汉字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中,领略到国人的无穷智慧和汉字文化的巨大魅力,丰富知识与生活,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学识的人。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全15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五种,采用大字注音、正体竖排,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小学经典选编》《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增广贤文、名贤集》《五字鉴、鉴略》《小学弦歌》《楚辞》《古文观止(全二册)》《格言联璧》《养正遗规》《女德启蒙经典选》《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选》《中医启蒙经典选》《六祖坛经》。
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国原生态之美 古典韵味与气息的民间故事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 惩恶扬善,坚守品德,赞美勇气,启迪智慧。
神话将想象与现实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那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及其反映的积极进取精神,既能激发孩子们无限的遐想,又对孩子具有强烈的感染和激励作用。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帮孩子建构一个坚实、丰盈的心灵栖息所,以孩子的方式感知世界,在强悍的科技世界里,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求幸福!
吴楚材、吴调侯校注的《古文观止》所录文章大多是各个时代的名著选段和名家作品,大多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因其选择“评注详而不繁”,在同类选本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 广的中国古文选本。 《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反映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在编排上,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选的文章多属久经传诵的佳作,所以此书广为流传至今。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完美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韩愈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文学作品,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幅小品,都能气势充沛、闳中肆外、纵横捭阖。同时,韩愈还培养或团结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声势浩荡地把散文推向了新的阶段。自韩愈开始,散文才被 为一种文学形式。到了宋代,韩愈的声价 是日丽中天,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奉之为“百世师”“天下法”,赞誉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在散文 ,韩愈是一座巍峨的丰碑。 他不但善于制作雄丽典雅的大块文章,也时时吟咏隽永新奇的小品文字,如《杂说 》《获麟解》等寓言小品,蕴含怀才不遇的感慨或穷愁落寞的叹息, 委曲深致;又如《女挐圹铭》《祭房君文》等哀祭小品,寥寥淡淡, 摹写真情,字有尽而泪无穷;至于赠序小品,佳作 多,如 《送董邵南序》《送高闲上人序》《送王秀才含序》《送区册序》等,构思精巧
苏轼的文中有 真实的人间情。他敬重自己的师长,《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的字里行间是为天下叹息身为老成大臣的欧阳修的离开, 深的意思则在为欧阳修明哲保身而喜,虽为骈体,读来却觉得有古文之风,潇洒自然。《记与欧公语》中,却又不失谐趣。《答秦太虚书》写家常琐事,平直动人,他宽慰他的学生秦观,虽“廪入既 ,人口不少”,但终究“胸中都无一事”。他爱他的朋友们,赤壁下、石钟山中、黄山上、安国寺内,都有他们一起谈文、写字、作画、唱词、喝酒的经历。 苏轼一生中 为重要的情感依靠来自家人,他们往往因日常的琐碎生活入文。他会自得于妻子王闰之不仅能诊断出牛的病症,还能够对症下药;自嘲于收获大麦后吃大麦时的“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欣然于和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爬山看瀑布、观火烧云、看山月。而弟弟苏辙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本书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百余篇,加以精当的导读、注释和翻译,方便读者阅读。
《汉魏六朝诗选》选录从汉兴到隋亡八百年间的约三百首诗作,其诗歌按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和隋诗分为九部分,选择每一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和诗作,进行诗人简介、题解和注释,并在题解部分概述重要的诗歌形式,对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在每一层次之后增添内容简析。前言部分分析了汉魏六朝诗歌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本书作为古典文学名家精心遴选的选本,可使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精华。
白居易诗歌的影响较大,其实他的散文也具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今存散文860余篇,诗歌2800余首。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体裁种类的多样化,都很突出。 白居易在各种文体中都能大展身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作为文人官僚,拥有大量执笔公案文牍的机会。白居易的文章,喜用对句和四字句,注重音律的和协,用词色彩丰富而具视觉美感。《旧唐书》称其“文辞富艳”,主要体现在对偶骈整的句式、流美和谐的声调以及明艳晓畅的辞藻。 其应试之作《性习相近远》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策林》七十五篇,识见超卓,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佳作。 《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等,文笔简洁,真切凝练,旨趣隽永,是 的山水小品;《江州司马厅记》《序洛诗》《醉吟先生传》等,抒写性情,洞开心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二十四卷,续编十卷,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志怪小说集。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作者好奇放达,在文史考辨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虽自署为"戏编",称之为"自娱",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此书内容博杂,文笔流畅,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揭露官场黑暗,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提倡尊重人性,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此次出版《子不语》,用清乾嘉年间《随园三十种》本为底本,以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书局印本校补,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