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稀见集句诗词集(第3辑)》共收录清代集句诗集、集句词集共4种。其中集句诗集有张汉的《集古诗》五卷、何桂清的《使粤吟》三卷、徐兆丰的《集句诗》一卷,集句词集有悔道人的《西厢词集》二卷。《集古诗》包涵了集《诗经》、集陶、集杜、集唐、集古等不同的类别,《集句诗》亦有集汉魏六朝、集唐、集宋、集杜等类,《使粤吟》则是专门的集杜诗集。《西厢词集》全用《西厢记》中的唱词写成,作品数量众多,具有很好独特的价值。
《唐诗品汇》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编选者高棅(1350~1423),字彦恢,更名廷礼,与当时林鸿、郑定、王偁等诗人合称"闽中十子"。在日见昌盛的初明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又逐步恢复到正常。盛唐诗的雄深壮阔,重又成为诗人们追求的目标。而高棅在这种时代的氛围与师友的启发下,首次提出了唐代诗歌的"初、盛、中、晚"四段划分法,并用这种思想为基准,编选了《唐诗品汇》。
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陈寅恪诗笺释》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今修订出繁体字版,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
《詩經》是周代至春秋時代詩歌的總集,由漢代毛亨作傳的稱為《毛詩》,漢代鄭玄曾加以箋注。到了唐代,孔穎達又為之作疏,稱為《毛詩正義》或《毛詩注疏》,後人將之列為《十三經注疏》之一。本次對《毛詩注疏》的標點校勘整理,以日本足利學校所藏的南宋劉叔剛一經堂刊刻的《毛詩注疏》為底 本,此本是真正的宋刊十行本,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本子。參校本則博采眾書,如唐石經、阜陽詩經殘簡、《四部叢刊》影印宋刻巾箱單注本、嘉慶二十年阮元所刻注疏本等等,達數十種之多。校勘成果則撰成《校勘記》,附於每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