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百八十篇经典名文,上起老子,下迄清末,兼收历代各方佳作,凝聚中国文化精华,观照宽广,择选周详;首重注音,次在释义;但求大致能懂,通篇可解;力主快意尽读,览而有得,诵而有趣。篇中部分名句,特加网纹显示。学者及诗人余光中先生特为本书题签。 翻译家罗新璋先生参考台湾语文界研究成果及诸家选本,精心选编了这本纵观两千余年而只有两百多页的《古文大略》。 本书一百八十篇经典名文,上起老子,下迄清末,兼收历代各方佳作,凝聚中国文化精华,观照宽广,择选周详;首重注音,次在释义;但求大致能懂,通篇可解;力主快意尽读,览而
胡祗通,字绍闻,号紫山,谧文靖,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蒙元初期之能臣、文士,《元史》有传。着有《易解》三卷、《老子解》一卷、《紫山集》六十七卷。前两种已佚,而现存《紫山大全集》实非全帙。 胡祗通在文艺创作和批评方面是颇有成就的。作为散曲名家,其散曲风格曾被明初朱权评为“秋潭孤月”。作为“元代戏剧学人”,其被纪昀斥为“蝶狎倡优之语”的《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赠宋氏序》诸篇,恰恰是现存元初戏曲批评的珍贵文献,多亏四库馆臣手下留情,才得以保留至今。其书法也“脱去翰墨蹊径,自成一家”,与王磐同为蒙元初期北方书法家的佼佼者。 至于《紫山大全集》中的诗文作品,其风格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质实畅达,虽不是特别出众,却有自身特色。目前,对《紫山大全集》的文学成就还缺乏研究,
本次影印蜀刻本《孟浩然诗集》上下卷,系以国家图书馆藏海内孤本为底本。该本为现存孟浩然诗集的古刻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浑厚,刀法稳健不滞,墨色精纯。原为元代翰林院旧藏,书前有黄丕烈识语。
《山谷先生诗集》,分《内集》《外集》和《别集》。《内集》南宋建炎(宋高宗赵构年号间洪炎(山谷外侄,江西南昌县人)所编,任渊作注。《外集》系山谷自名为《焦尾敝帚》的原稿,南宋中史容作注。《别集》史温编注。书成之后,为历代学者所重视。《黄山谷诗选注》从各集中拣选一部分语意明朗、易于理解以及有关山谷生平事略之诗,辑为一册,以飨读者。编目仍按三集次序,注解采用三集原有的一部分,不足补充,力求精简,其他则加以说明。
吴芝瑛(一八六八—一九三四),安徽桐城人,字紫瑛,号万柳夫人。吴芝瑛在近代女界中,是一位传奇女性。她不仅自己走向了社会,而且还支持和鼓励秋瑾走上了革命道路。她的思想开放,又勇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人道主义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女性。本书所收为吴芝瑛自一九〇六年至一九二五年的作品,按照文体,分为文、诗、联语三部分,附录吴芝瑛的年谱和相应资料。
本书由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修订而成。本书以历史学、古代文学、语言学、文体学和秘书学等相关学科作为背景和参照,对古代公文文体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书由“历史描述”和“文化阐释”两部分构成。“历史描述”部分(1-7章)首先纵向考察了古代公文文体的历史演变,描绘出发展的基本脉络;然后横向划分出文体族群,理清古代公文文体的类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古代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专用公文中主要文体的生长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 “文化阐释”部分(8-10章)在充分掌握历史事象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揭示古代公文文体演变的规律,并从政治制度、文化、哲学、审美、心理、信仰等多个角度对公文文体的深层意蕴进行解读。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古代公文文体的内外程式、专门术语及
本书收录了蔡召华传世诗集《爱吾庐诗钞》、《细字吟》、《草草草堂草》、《缀玉集》。其中《缀玉集》为集《玉台新咏》之诗句而成者,颇具巧思,读者叹为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