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治国的宝典 修身齐家的 曾国藩不仅是“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人之一。 1875年,曾国藩去世后的第三年,为彰显这位“中兴名臣”文章功业,清廷颁下谕旨,令李翰章等人编撰出《曾文正公全集》156卷,约350万字。但它的辑的仅仅是曾国藩文章中的一部分。曾国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书都被曾氏后人藏在湖南湘乡曾氏老家中,由专人看管曾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等日记,秘不示人。解放前夕,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笔日记和一部分家书原件去了台湾,其余仍留在老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新编的《曾国藩全集》正是依据大陆和台湾保存的这些资料,参照有关书籍整理而成,它的总字数约1500万字,大大超过
为官治国的宝典 修身齐家的 曾国藩不仅是“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人之一。 1875年,曾国藩去世后的第三年,为彰显这位“中兴名臣”文章功业,清廷颁下谕旨,令李翰章等人编撰出《曾文正公全集》156卷,约350万字。但它的辑的仅仅是曾国藩文章中的一部分。曾国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书都被曾氏后人藏在湖南湘乡曾氏老家中,由专人看管曾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等日记,秘不示人。解放前夕,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笔日记和一部分家书原件去了台湾,其余仍留在老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新编的《曾国藩全集》正是依据大陆和台湾保存的这些资料,参照有关书籍整理而成,它的总字数约1500万字,大大超过
诗话发展到时代,形成了中国诗话发展史上继宋诗话之后的第二个高潮。不仅诗话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前人论述的不少诗歌理论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向纵深拓展。这个时期原已单独成书的传世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着录四十种,《中国丛书综录》着录五十八种,当然都极不完僃。《明诗话全编》编纂时代诗话七百二十二家,其中便收录了原已单独成书的时代诗话一百二十余种。这个数字虽然也还不能说很完僃,但凡尽力所能及便可搜罗到的原本诗话,大致都已经过整理后编入《明诗话全编》。本卷收入新辑绿的明人散见诗话六百余万字,约占本卷全书的四分之三。六百作家原先无诗话辑本传世的诗论家,从此有了辑本;一百余家原先有诗话专着传世的诗论家,经补充辑录散见诗话后,其诗论著述更臻完僃。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学习古文的经典启蒙读物。 书中编选了自周代至明代历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数量比较适中,篇幅也以短篇为主,所选文章不拘一格,既有历代很多名著、名家,也有"无名之辈",文章均为古文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古文是我国古代人们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工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包涵了古人对宇宙万象、社会百态、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体验,是我们今天可资开采和提取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它包括散文、骈文、韵文三种语言体裁,三者既可单独为文,也可交错成篇;根据社会生活的广泛需要,因事立体,又滋生出多种文体,极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