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简介。。。。。。
《〈尚书〉学文献集成 朝鲜卷》辑录的是朝鲜时代学者用汉文撰写的《尚书》学文献,其中著作33部,单篇文章100篇,诗歌24首,涵盖了大约从公元14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朝鲜学者研究《尚书》学的相关文献。本书是朝鲜时代《尚书》学160种文献的繁体竖排点校汇刊本,以韩国成均馆大学出版部编印的 《韩国经学数据集成》57《书经》九 为工作底本,辅以韩国文集编纂委员会搜集整理、首尔景仁文化社出版的《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此次整理工作包括录文、标点和校勘,每种文献均撰写提要,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简介、版本年代、文献内容、主要特点和简要评论等。这是第一次对朝鲜时期《尚书》 学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大规模集成和完整整理,对于《尚书》学史、经学史、域外汉籍研究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文本支持。
本书是《芷兰斋书跋初集》的姊妹篇。韦力先生是当今古籍善本的收藏大家,藏品可谓汗牛充栋。本书收其所藏30余部珍贵名家稿钞批校本珍善图书,除揭示版本信息外,更着力介绍名家批校文字,其版本研究出自实践、理论水平亦可与旧之藏家比肩。
首先,对唐宋词坛的词调数量和词人的用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选取宋代词坛在用调和创调上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四位词人即柳永、苏轼、周邦彦和无名氏来进行个案研究。 其三,以《望江南》、《鹧鸪天》、《满江红》这三个唐宋词坛的金曲名调为对象进行分调研究。
本书包括吕友仁、叶国良、贾海生、杨华四位先生的访谈,从求学经历、学术师承、代表著作编撰、学术研究心得、未来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学界交往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这批学者的读书治学、为人为文、教育理念等。另外,访谈在侧重学术性的同时,还注意发掘被访谈者的生平阅历、学术交往等,是有价值的口述资料。
《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译本)》主要讲述了,蘅塘退士的旧“三百”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然而毋庸讳言,其并不完美。的缺憾是:一篇篇举世公认的名篇被遗忘,一颗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被遗弃于沧海,遂成千古缺憾!为此,《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译本)》除了完整地保留《唐诗三百首》全部诗作以外,又精心采撷了44首千古名篇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