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对《太平御览》的文献价值作了重点探讨,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通过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利用《太平御览》做了《孔子家语》的校勘与辑佚工作,而且颇多收获。该书将《太平御览》置于类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并用专章论述了《太平御览》的承前与启后问题。论文还注意将《太平御览》同其他类书与总集加以比较,从而鲜明地论述了《太平御览》在类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花潭集校注》的主要内容如下:卷一、卷二收花潭先生所作诗文杂著等。卷三即录一,收《年谱》、朴民献《神道碑铭》和《遗事》。其中《遗事》是有关花潭先生事迹的汇编。卷四即録二,收有与花谷书院、崧阳书院相关的祭文、上梁文等杂文,诸前贤追怀花潭的诗文,介绍花潭门人的《门人录》。书后历代跋文。本集对研究韩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胡则集的文献整理,包括正编、附编、增辑三部分。正编部分,以《胡正惠公遗集》为底本,后附《胡氏家训》一种。附编部分,收入三种清人所辑录胡公相关史料的文献:清程凤山辑、沈元生补辑的《宋侍郎胡忠祐公事迹录》,清丁午辑《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以及清胡宗懋编订的《胡正惠公年谱》。增辑部分,系整理者从各种史料、方志、笔记、诗文中搜罗到的有关胡则的记载。又附整理者编“胡则年表”一种,以编年形式简单概述胡则一生之重要事迹,并附主要参考文献撰著者简介。
《马氏文通刊误》从语法学角度对部的古代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提出质疑和辨误,纠正了马氏套用外国方法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弊病,是研究《马氏文通》的佳作。《古书句读释例》分析并归纳了阅读古书容易发生误读的原因、类型,指出了误读的贻害,用例句进行分析解释,对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大有帮助。《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对俞樾《古书析义举例》一书加以增益补充,进一步论证古人的修辞方法,发现并论证古人措辞造句的若干原则。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丰厚的学术遗产,我社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辑出版了多卷本的《杨树达文集》,影响巨大。时隔多年,书肆上久难觅该书踨影,而学界对其需求却日益强烈,因此,我社决定对《文集》进行修订和增补后重新出版,以饗读者。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搜集资料,以认真审慎的态度对李白的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并进行注释、评笺和品评,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李白全集普及本。大家经典,雅俗共赏,《李白全集注评》真正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对于普及李白的诗文,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是朱熹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所撰,全书六卷,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的基础,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其他多种原因,加之现代人对古文的阅读障碍,该书已被现代人所忽视,其中的优秀思想亦不被现代人所了解。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实践书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学习方法,我们重新出版了《文言文对照小学集注》。书中,编者为该书做了通俗、简明、易懂的注释及相应的白话翻译,很容易让读者深入其中,领悟作者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