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成书于东晋时期,是我国志怪小说鼻祖,共二十卷。本版《搜神记》以汪绍楹校注本为底本,参照多个版本重新校勘和编辑而成。精选299个故事,每一个都堪称古代版 都市传说 爆款:蛇妖骗婚、狐仙报恩、死人复活、天降预言 每篇只要三分钟,情节之诡谲,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干宝不敢写的! 鉴于该书语言风格古朴简练,又涉及大量古代文化、宗教、民俗背景,现代人阅读理解难度大,故本版《搜神记》对原文中出现的人物、制度、历史、地理、古汉语知识皆有精准注释,力求详尽。译文在保留原文的志怪文学风貌基础上,力求直白流畅。
《韦应物集校注(增订本)》以南宋书棚本为底本,校以乾道递修本、元修本、明治字本、四部丛刊本、《全唐诗》等,以宋人诸总集、类书参校。注释以笺疏为主,简明扼要,并辑录大量诗评。书后附有名家序跋、诗评、传记资料、年谱等。是为迄今为止、精的也是的韦应物全集校注本。韦应物是中唐重要诗人,诗风澄淡精致,自然秀丽,兼有陶渊明、二谢之长。名句如“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等,都能先择自然山水中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景色构成意象,具有明丽典雅的色彩美和音乐美。
《关汉卿集》为“山西文华”批书稿之一种,在原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之基础上,经编校者马欣来女士重新审核而成。全书包括关汉卿杂剧作品、散曲作品及有关研究资料三个部分,以关汉卿作品早期版本为底本,较晚版本为校本,共收杂剧18种、残曲3种、散曲20套,全书点段准确,校勘精细,是一部高水准的关氏全集。
《欧苏手简》收录了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与苏东坡的往来信札,在我国大陆早已散失。作者从韩、美、日等国重新收集整理,并做了校注。此属建国后首次出版发行。
本书收有《春秋》三传研究论文15篇,主要涉及《左传》的校勘与疑难词语考释,中古以前文献征引三传研究,以及与三传有关的古书流变研究等几组文章,这些论文原刊于《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史研究》《汉语史学报》《语言科学》《中国经学》等重要学术期刊报纸,对于《春秋》三传文本以及古书流传研究皆具参考价值。
本书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籍整理研究直接资助项目”“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资助项目”。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涪陵区的一道天然石樑,上刻有自唐代以来的文献近两百段,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梁上题刻记录了历目前七十余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对古代相关地区农业生产、长江航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天长江水利、水电、航运及周边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建安文学全书:阮瑀应玚刘桢合集校注》介绍谈到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般只提三曹、七子,其实三曹、七子之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在七子之上,只谈三曹、七子难窥建安文学之全貌。全书尽可能将建安时期作家作品搜集齐全,以“全”取胜,一套在手,研究资料不用他求。全书全面搜集曹操各个时期的作品,并加以校勘和注释。内容上,突出其可靠性,遴选有理有据,不妄下结论。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价值。
此书为“子海精华编”之一。“子海精华编”为王承略教授、聂济冬教授主编,系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委托山东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将子部珍稀文献、精华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整理、研究和译介,挖掘子部文献的价值,促进子学研究的发展
《建安文学全书:阮瑀应玚刘桢合集校注》介绍谈到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般只提三曹、七子,其实三曹、七子之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在七子之上,只谈三曹、七子难窥建安文学之全貌。全书尽可能将建安时期作家作品搜集齐全,以“全”取胜,一套在手,研究资料不用他求。全书全面搜集曹操各个时期的作品,并加以校勘和注释。内容上,突出其可靠性,遴选有理有据,不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