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其书斋名惜抱轩,故世称惜抱先生。姚鼐生于安徽桐城县南门树德堂宅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之家,高祖姚文然,曾官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罗田知县,入祀罗田名宦祠。姚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祖父孔錨,二十六岁早卒;父亲姚淑,终身为一介布衣。 由于家境日趋衰落,姚鼐从小即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困难时一日只能吃一顿稀饭。生活的艰难,激励着姚鼐更加勤苦攻读。其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他还有个过从甚密的挚友刘大櫆。因此,姚鼐幼年时,姚范和刘大櫆便成为他好的老师。175O年秋,姚鼐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此后,姚鼐五次参加礼部会试,均落第。直至1763年春,姚鼐第六次应礼部试,终于中式,殿试名列二甲,授庶吉士。1766年夏,姚鼐三十六岁,在翰林院庶常馆期满,试职兵部。第二年,由兵部调任礼部仪制司主事。
凡例 一、本书以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清世说新语》抽印本为底本。正文四百六十余则,作者原注数百条,共计六万余字。其字里行间,又有夏敬观本人晚年亲笔所作校订、增补、改动三百余处。笔者在整理过程中一并予以保留,且加标点、校勘与注释,力求真实地反映作者这一手批校注本的原貌,并给读者提供一比较完整可靠的新校新注本。 二、《清世说新语》原刊于《青鹤》杂志半月刊,题《清世说新语(未刊稿)》,署“新建夏敬观撰”。卷首有陈灨一所撰序文一篇。其次是《清世说新语目录》,自《德行》至《仇隙》共三十六门,一仍《世说新语》类目之旧;然正文仅有自《德行》至《简傲》的二十四门,自《排调》至《仇隙》的十二门则付阙如。盖因其系连载之文,自《青鹤》杂志1932年卷期开始,至1935年第三卷第二十四期结束,陆续连载四
《石涛画谱校注南田画跋(朱季海著作集)(精)》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画谱》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
《通鉴地理通释》共14卷,该书记述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的沿革异同、险要扼塞所在。首列历代州域,此列历代都邑,再次为十道山川好历代形势,参以历代名臣奏议。全书征引博洽、考订详明,为研读《通鉴》和研究历史军事地理的重要参考著作。
《埤雅》是宋代学者陆佃增补《尔雅》有关草木鸟兽虫鱼及天文等方面内容的著作,共20卷,初名《物性门类》,后改今名。陈振孙评其着“于特性精祥,所援引甚博”。《埤雅》解释名和词常从文字结构、字形、字音入手追溯其原始意义,尔后博引典籍,阐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其释词可与经典传笺相参证。书中多有民俗传说及生活经验之谈,典故趣闻,更常引用,故虽为辞书,却有较强的可读性。限于时代科技水平,援引传闻角说虽间也杂有非科学成分,但白壁微瑕,总体不失为一部经典性的文字、物性研究著作。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素为学林所重,之前只有校点本而无注本。校点本仍有未尽如人意之处。有失校者 ,有不明音韵而误点者 ,有不明训诂而误点者 ,有不明史实而误点者 ,有不明年号而误点者 ,有不明天文而误点者 ,有不明地理而误点者 ,有不明职官而误点者 ,有不明姓氏而误点者 ,有不明书目而误点者 ,有不明文理而误点者 ,有不明出处而误点者。 总体说来,笺注非常细致得体,纠正了前人对钱大昕理解的错误,也对钱氏本人一些错漏提出见解,是迄今为止较全面较深入的笺注版本。
穆克宏主编的《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远东经典)》内容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时期,这不仅表现在单篇文学论文增多,而且内容也扩大了。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张扬个性的“文气”说;陆机的《文赋》强调“诗缘情而绮靡”。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论诗论文、探源经籍,钟嵘《诗品》思深而意远,追溯流别、品评风格……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这些光辉成就,表明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本书编者尽量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献著作中的文论资料加以选录,尽可能地全面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的全貌,为研究古典文论提供有益参考。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附《图赞》一卷、《订讹》一卷,郝懿行撰。郝氏鉴于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征引广博却失之芜杂,毕沅《山海经校正》精于山川考校却疏于文字订正,故采两家之长,对《山海经》郭璞注详加笺疏,笺以补注,疏以证经。阮元在《刻山海经笺疏序》中评论称「郝氏究心是经,加以笺疏,精而不凿,博而不烂」,洵非溢美之辞。《山海经笺疏》成书后曾多次刊行,本次以《龙谿精舍丛书》本为底本影印,并以《广注》康熙间刻本诸图随文配于相应位置,并依《广注》目录编成插图索引附于书后,以飨读者。
全书按门类分为八十卷,内容包括学宫事宜、学校条规、考试场规、考试题目、阅卷关防、优恤士子、学额总例等各个方面,这些资料的体式大都是清朝积年的谕旨及礼部议复、臣工条奏。
本书以《郝氏遗书》本校勘的《四部备要》本为底本,以朱墨蓝三笔誊录,过录王念孙、费念慈、王謇三家校勘,并参照正统本《道藏》和万历本王崇庆《山海经释义》,同时批注各本与王念孙校本之异同,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采用三色套印,力求逼真还原作者手迹的真实面貌。
《埤雅》是宋代学者陆佃增补《尔雅》有关草木鸟兽虫鱼及天文等方面内容的著作,共20卷,初名《物性门类》,后改今名。陈振孙评其着“于特性精祥,所援引甚博”。《埤雅》解释名和词常从文字结构、字形、字音入手追溯其原始意义,尔后博引典籍,阐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其释词可与经典传笺相参证。书中多有民俗传说及生活经验之谈,典故趣闻,更常引用,故虽为辞书,却有较强的可读性。限于时代科技水平,援引传闻角说虽间也杂有非科学成分,但白壁微瑕,总体不失为一部经典性的文字、物性研究著作。此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其它传世刻本整理出版,是奉献给读者的部标点排印本《埤雅》。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庆书系:刘柯集校注(繁体版)》主要内容包括:上崔相公书、再上崔相公书、上座主书、上韦右丞书、与马植书、代荀卿与楚相春申君书、重与陆宾虞书、三传指要序、庐山黄石岩院记、智满律师塔铭、栖霞寺故大德砒律师塔碑、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并序、大唐三藏大遍觉塔铭并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