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收录了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的一千多封家书,内容十分丰富,也展现了 道学先生 曾国藩温晴的一面。家书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从修身养性、修身立德,到培养战胜绝境的胆略、众不同的气质,小有巧处人际关系,大到为官之道,应有尽有,而且见解深刻,扣人心弦。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立身、立功、立言、治政、治家、治学的成功之道。 书札是曾国藩写给长官、朋友和署僚的私人信函。曾国藩写作的对象,有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兴名臣,也包括郭松焘、薛福成等开明西向者,涵盖军事、实务、时政,包络广泛,内容详实。书信按照写信的对象进行分类,对每个人的信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以便读者查阅。 日记收录了自道光十九年起的所有日记,全面展现了曾国藩在人伦、家庭、事业、修养等各方面的为人准则,处事标准。
戴震(1724 1777),是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清代 乾嘉学派 的朴学大师,也是清代皖学的集大成者。他治学广博,在经学、哲学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算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推动考据学发展同时拓荒近现代科学领域,又进而以 唯物主义 理性观阐明义理,抨击理学家 去人欲,存天理 之说。 其《孟子字义疏证》极力批判 程朱理学 ,对之后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显露了初步的近代气息,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戴震全书》收录有《毛郑诗考证》《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戴氏水经注》《考工图记》《勾股割圆记》等著作三十多种。自1994年问世以来,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多方面指教。今黄山书社再版此书,以标点、校勘和部分注释为主要内容;同时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同仁研究的新成果,增收了新发现的轶作,也剔除了部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总集。近代著名学者黄侃先生一生精研《文选》,惜无专著行世,后人整理成《文选黄氏学》、《文选平点》、《文选平点》重辑本,以其 片言只字,皆根据理要 ,能 曲得作者之匠心 而备受学界珍视。已出整理本不附《文选》原文,阅读及使用均不便,我们访得黄焯先生1961年过录本,经详细比对,此本不但相较于此前三个整理本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还多出黄焯先生的详细批校文字。黄焯先生对《文选》选文进行了细致的篇章分析,详细引录群书材料(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论述以及章太炎等著名学者相关观点)与《文选》文本相发明。今我社将此本彩印出版,以飨学林,读者执此一编即可一睹两代学术大家治学之风采,进窥八代名篇撰思之神韵。书后并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代杰出的地理学著作,它不仅包括历朝历代的疆域、行政区域的变化,还阐明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取材丰富、旁征博引、体例严谨、记载翔实、考订精详,自问世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至今仍是人们研究中国军事史以及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被后世誉为 千古绝作 海内奇书 。全书一百三十卷,附录 舆图要览 四卷。 凡职方广舆诸书,承讹袭谬,皆一一驳正,悉据正史考订折中之。于山川形势险要,古今用兵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有论证。 虽荒僻幽仄之地,皆如目见而身履之。
全集收录吕思勉著作54种,其中史学著作32种,教科书7种,学术札记2种,文字学4种,文学类5种,史地读物5种。另外以张耕华编纂《吕思勉年谱简编》作为附录。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 简体版 ,在保持繁体版的各项笺注释读内容、专名线标点等基础上,寄望于以较易进入阅读的简体横排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正统解读,领略其中的优质精髓所在。 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纳兰性德生前曾把他的部分词作刊印为《侧帽词》,后顾贞观把他的词与自己的词合刊为《弹指词侧帽词》合刊本。康熙十七年,顾贞观又与吴绮为他校定《饮水词》,刊于吴中。道光十二年,汪珊渔根据顾贞观原辑本、杨蓉裳抄本、袁兰村刊本等书,共辑得词三百余首,分为五卷,定名为《纳兰词》。光绪六年,许增在汪珊渔本的基础上又增加补遗二十一首,共计三百四十二首,成为比较完整的《纳兰词》。本书整理者张
本项目入选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获2018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康熙时期西方数学传播与影响新探 的成果。 梅文鼎是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梁启超说: 我国科学*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 本套书为清代以后对梅文鼎作品的首次全面整理,其中收录的大量资料为国内所仅见。本项目的完成将为清代科技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文献,对清代学术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套书分八册,*册包括导言、后记,并对梅文鼎的《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历学答问》《杂著》《中西算学通》《勿庵历算书目》以及其孙梅瑴成的《赤水遗珍》《操缦卮言》进行了标点整理,其中《历学疑问》以康熙本为底本,参考了雍正兼济堂本、乾隆刊本和四库全书本
这部文献集收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 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等。全书共二十六册,约一千三百五十万字,收入各类文献三千六百多篇,其中三百余篇为首次公开发表。这些重要文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这部文献集所收入的文献,主要来源于由权威部门编辑出版的选集、文集、专题文集、历史资料集等,还有一部分是依据当时公开发表的或内部公布的文献版本刊印的。首次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刊印。文献的版本和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是 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主编, 汇集了 众多高校学者参与其中。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出版 辑六册与第二辑八册,共收录相关文献五十余种。第三辑遴选收录明清时期传教士汉籍文献13种,其中《神鬼正纪》《日晷图法》等多种重要文献为 整理出版:高一志《神鬼正纪》一书,该书是明清时期传教士 完整介绍天使论,并与中国本土神鬼思想进行对话的著作,以往学界关注不多,此次予以整理出版;庞迪我述、孙元化译的《日晷图法》,是明清时期对日晷作法介绍 为全面的著作,此前均以抄本存在,此次整理者历时数载,搜集到 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四种抄本,参酌考证整理而成,希望此书 整理本的出版能够引起学界关注。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
本书稿将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 博物院等处晚清重臣魏光焘的档案文献(奏议、电函、公牍等)以及传世文献汇辑成集,进行标点整理,加以笺注。采用对校、理校、补正及考辨之法,逐件逐字校勘,以朱批奏折为准。对于与折件相关重要人物加以注释,必要文献全文照录,以期达到反映目前 研究成果之目的,为清史研究者提供一部内容 确信、资料极为丰富、内容相对完备的研究文本。本书稿主要内容:1.奏议(收录 故宫折、片、单等2000多件);2.电函(汇辑电报、外交函牍件等近300件);3.附录(收录其被保、被参之案等)。
《清代版本图录》共五卷,选印清代刻本350种,大多取其一幅书影,间或两幅,集中了清代各个时期各种样式的代表性版本。在体例上,按年代先后来编排,可清晰看出版本风格的时代变迁。 除书影外,本图录对所收每种书都详列卷数、撰人、刊刻者及刊刻年份、版框高宽,并对版刻印本等情况稍作解说。全书后还附有《清代版本述略》一文,便于读者了解清代版本的演变及特色。
《平津馆丛书》是清代中期孙星衍辑的一部以精校著称的综合性丛书。因平津馆为孙星衍藏书之处,故以此命名《平津馆丛书》。 该丛书收入古籍43种,254卷,汇辑周秦以来古籍,收集范围较为繁博。内容除收录孙氏自著的《尚书今古文注疏》、《芳茂山人诗录》9卷外,主要涉及以下几类:①兵书类:如周吕望的《六韬》、周司马穰苴的《司马法》、战国吴起的《吴子》、三国曹操的《孙子注》等;②政书类:如汉叔孙通的《汉礼器制度》、汉王隆的《汉官解诂》、汉卫宏的《汉旧仪》、汉应劭的《汉官仪》、汉蔡质的《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三国丁孚的《汉仪》等;③医学类:如汉华佗的《华氏中华藏》,唐孙思邈的《千金宝要》、孙星衍辑的《秘授清亭丸方》及《素女方》等。此外,还有涉及小说家类的《燕丹子》、晋郭璞注的《穆天子传》,佛教类汉牟
《刘文典全集(增订本)》,收录刘文典生平著作共计280万字。全书5册。各册目录如下:第1册:《淮南鸿烈集解》,第2册:《庄子补正》,第3册:《说苑斠补》、《〈大唐西域记〉简端记》、《三余札记》、《群书校补》、《宣南杂志》、《学稼轩随笔》,第4册:《进化与人生》、《生命之不可思议》、《进化论讲话》、《告全日本国民书》,第5册:诗文辑存、书信辑存、译文辑存、附录。
本书围绕*珠宝私人收藏 千灯室(Illuminata),对十八世纪中期至今的精美珠宝展开细致并深入的研究。作者为英国珠宝史学家戴安娜 斯卡斯布雷克,她开篇先介绍了历史上的主要珠宝类别及历史沿革,后以时代为序,分门别类地探索千灯室的藏品。书中每件藏品的介绍均配以精心拍摄的图片,研究详细,并结合历史肖像画及档案照片,还原藏品的时代背景,展示珠宝原始佩戴方式。千灯室藏品以其品质之佳,范围之广,充分展示了十八世纪中期以来最为卓绝的珠宝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