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傅云龙 编撰的 游历图经 系列中的一 本,据清光绪十五年( 1887 )刊本影印。 光绪 十三年 ( 1887 ) , 傅云龙 奉命出游日本、美国、秘鲁、巴西、加拿大、古巴诸国。于途中诹事译文、历地摹图,归后整理成列国图经六部,是书即其中之一。 三十卷,分为天文一卷、地理六卷、河渠二卷、国纪一卷、风俗一卷、食货四卷、考工一卷、兵制一卷、职官一卷、外交一卷、政事一卷、文学一卷、艺文二卷、金石五卷、文征二卷,对日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尤其在日本外交、日本文学、日本金石以及日本文征等内容上,该书别具一格。
《抱残守缺斋日记》收录清末有名学者、文学家、实业家刘鹗的存世日记三种,记录了刘鹗的日常起居、社会交游和思想观点,为读者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晚清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实景。
本书以集录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为主体,兼收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共收入3500多种古文字形体,按照《说文解字》 体例始一终亥部第编排,是集录中国秦代以前古器物文字的一部书。在每个字的小篆字体下,依次排出这个字的多种古文字形体,并在字形下注明出处。凡是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古文形体有区别的字,都加以说明,对不同的训诂也加以注明。作者在大量收集古代铜器铭文拓片及其他古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大量清晰明显、可以辨识的古文字形体,编成《说文古籀补》。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碑文记录了回纥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由祁小春著的《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精)》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碑文记录了回纥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由祁小春著的《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精)》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清丁日昌撰,沈葆桢评选,林达泉校刊。据清光绪三年( 1877)刊本影印。五十卷, 卷首有沈葆桢《序》,翁同龢《序》,潘祖荫《序》,林达泉《序》, 是书为作者于光绪初年任江苏布政使巡抚期间所作之各类公牍, 涉及面很广, 其中涉及北洋军务、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的文字甚多,可供研究洋务运动史参考。
本书据清宣统元年刊本影印,全书含陶斋臧石记四十四卷与陶斋臧砖记两卷。编纂者为晚清大收藏家、金石学家端方,他将所藏的碑刻、泉范、墓志等汇集成编,考证详尽,罗列赅备。每件器物标注尺寸,铭文及释文,后附考证文字。考证内容不仅广采旧说外,亦多心得,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一部难得的金石学著作。后附《陶斋臧砖记》二卷,主要收录端方所藏有关汉代刑徒的砖铭。
百二汉镜斋为清代出版家程芝云的堂号,收藏有多种秘书抄本。后程芝云校据家藏善本,选四种世所未见的秘书刻印刊行,称“百二汉镜斋秘书四种”,因刻印优良,装帧精美,在清代出版史有重要影响。本次出版,由学者林三玄亲自据故宫藏初刻本校刊,宣纸线装,双色印刷,阅读收藏两宜。 本册为《滴天髓》。
中国自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农业文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攻击之下有效被颠覆。
该日记共有十六卷,从光绪十五年( 1889)九月初一日开始记录,一直记到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初四日,历时四年多。在日记中,作者对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为早期中国驻外使臣,崔国因的《出使美日秘日记》记录了当时美洲地区,尤其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以及科学技术等内容,并处在国际大环境中,从国内外相关情形对比中,对中外贸易、世界军备竞赛、美国排华运动、中国边疆危机以及经济建设经验等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是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宝贵资料。梁启超在编写《西学书目表》时,曾将此书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