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汇典主要搜集和整理中国历代的香学专著,粹为一编。目的是展示中国香文化的基本面貌,也为有意了解中国香文化的读者提供一个简明而比较全面的读本。而历代香学专著,很多已经亡佚,经过初步搜集和整理,共得中国历代香学专著若干种,辑编成帙。另外,有数种笔记杂著,也集中收录了一些香料条目,如宋代陶谷《清异录》、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志香篇》(明代钟人杰等辑选《唐宋丛书》径题为《桂海香志》)、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的《香门》、宋代赵汝括《诸蕃志》中的《志物篇》、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的《论香篇》、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的《香茗篇》、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中的《志香篇》、徐珂《清稗类钞》中的相关内容等,上述笔记杂著中有关香料的条目亦加以辑选,收入本汇典。整理工作主要是蒐集善本,加
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当代地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使地理学和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文化地理学的诞生,开辟了地理学研究的令人振奋的新领域,从而产生了新的关于空间和地方的地图。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因此,在文化地理学中,文化被视为现实生活实际情景中可定位的具体现象。鉴于文化的定义复杂多样,本书作者研究了大量的实例,并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地区体验、地区与全球的关系、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以及该领域里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深入思考了国家、帝国、民族、商业、公司、商店、商品、文学、音乐、电影等在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了消费文化和生产文化,也研究了地方(地区)是怎样对其居民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并对界定人的“地方性”这个问题
本书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共收录论文83篇,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且力求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 为本书撰稿的60位作者分别来自海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主力阵容是一批常年研究西方文论或讲授相关课程的学者和专家。
《机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是部机关文化建设的专著。本书在介绍文化、文化建设、组织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从机关文化建设的规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阐述了机关文化建设准备、机关文化体系构建、机关文化基本内容、机关文化传播和机关文化建设评估等内容,使读者通过本书既能了解机关文化建设的理论常识,又能掌握实践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书辑选詹氏的九篇重要论文及三篇附录,反映了詹氏理论的框架和中心思想,在后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似乎互相排斥的领域、詹氏进行了结合的尝试,并据此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在他看来,理论的深刻含义不在于其自成体系,而在于理论所揭示、所叙述的问题。他对资本主义的文化设置和逻辑进行了解构性的分析,并运用“辩证法”的叙事原则,重新审视人与环境及历史变化的无穷尽的搏斗。
国外青年文化研究译丛 本丛书选取西方学术界有关青年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涉及芝加哥学派的越轨文化理论、伯明翰学派的仪式反抗理论以及后伯明翰时代的混杂认同理论等理论流派、研究模式和研究个案。丛书主要着力展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有关青年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二,对“青年”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力量而出现所作的历史研究;第三,对文化传媒和文学作品中建构的“青年形象”个案的研究;第四,西方学界对于中国青少年文化身份的研究。 本书是研究青年亚文化理论和个案的新近著作,包括“理论阅读”和“个案研究”两部分。前者试图对在青年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普遍分析模式的亚文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再评价,涉及对亚文化理论的起源、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后亚文化理论、亚文化争论的批判性解读。后者包含对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