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写作中,除遵循全书的总体要求外,我们还力求“实、全、新”。“实”是求实,即努力确保所介绍的文书档案的真实性。“全”是力求全面介绍徽州文书档案的种类和作用。在做好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再力求“新”,即努力关注徽州文书档案的发现,在徽州文书档案的公布上努力求新。本书中,我们对徽州文书档案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新的时清徽州社会和经济史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在推收税票中官票与都图小票的关系、银楼业在大户税收中的介入、会票的两种用途等问题上,有一些新发现。对一些新发现的文书档案种类,如乡约簿、屯田户由、祭祀龙简、引票、护票、官商批文、典商会票、免税执照、杂捐收票、循环簿、执事单、捷报、监考关防、退婚书等,作了公布和介绍,相信此举对徽学乃至其他学术研究,会有所裨益。
本书由19篇专题田野调查报告组成。报告作者们来自北京和新疆两地,都是训练有素的专家,并且是这些文化传统的长期追踪者和切近观察者。这里配了图片的质朴文字,讲述的是生活在沿丝绸之路广大地域之内的众多历史悠久的族群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特别是他们的口头传统。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触摸到柯尔克孜族卷帙浩繁、回肠荡气的英雄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委婉有致、情真意切的长篇韵体达斯坦,哈萨克族充满智慧的歌谣、谚语、笑话和他们独有的阿肯弹唱,高山塔吉克人的瑰丽神话、神奇传说和生生不息的故事,锡伯族民间数不胜数的抄本和唱本,回族门派复杂、传统深厚的信仰体系,卫拉特蒙古族气势如虹的英雄颂歌,等等。我们也能从中读出作者们的焦灼情绪,感受到他们对这些古老而瑰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所受到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