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解读周易,ISBN:9787801309167,作者:李建军著
《〈读书〉十年》(1986—1996),共分三册,系作者据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在《读书》杂志任编辑期间的日记整理而成,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之交《读书》杂志与知识界发生往来的种种情况、知识界风气的转移及中国社会的变化,亦记录了作者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她沉潜静思、转益多师,从年轻的编辑成长为一位学者和学问家的真实历程。 《〈读书〉十年》出版以来,得到读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特制作全三册盒装本,并附赠纪念藏书票。
“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于首都的城市性质功能,着眼于发挥首都优势推动本市科学发展,将目光聚焦于“文化”深入开展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题调研,这是北京市第一次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问题在战略层面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汇集了这次调研的主要成果,包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建议,10个专项调研报告和14篇专家论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紧密结合北京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表达了全市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凝聚了本市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集体智慧,这些成果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首都文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文明的起源》共分三章:《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及各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特征;《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重点介绍了有关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以及丝绸之路和其时的文化交流。《中国文明的起源》则通过种种考古证据,提出了“中国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著名论断。附录中还包括1949~1984年《中国考古、发掘简略年表》,以及近60幅各类文物图。《中国文明的起源》基于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本而由中华书局2009年最新出版
《邓之诚读书记》是作者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撰写的读书笔记,共380多篇。所读之书分前后两编,内容浩博,而以明清及近代的史书、杂著、诗词文集为主,其中多有珍善稀见之本。作者于笔记中考辨原书著者,钩沉史实,评判其文献价值与文笔优劣,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这批读书笔记是据原稿影印出版,为首次公开面世。书稿大部分是用毛笔工整书写,字体秀美,兼有书法欣赏价值。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少数民族服饰卷(上)》为《中国织绣服饰全集》之一,是一部全面展示各少数民族服饰形象与宝物的最丰富的图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生活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由于地理条件的差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形熊和历史文化传流。各民族的服饰形制,及其服节上的丰富的纹校,就像一部用形象的、或象征的艺术语言,或记录了远古的神话;或描写了始祖的传说;或记述了民族迁徙的历史;或展示了传流文化的种种事项。少民族服节又像一部法典,折射出民族、地域,甚至于村寨的特征,以及反映出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婚姻状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之间相互往来,分化融合、更名改号、变装易服,不仅产生了众多的兄弟民族群体,也创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