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国学系列丛书.第2辑(全9册)》选编久经锤炼的我国传统蒙学读本,以真善美的教育为原则,即时诵读。读本有原文,有简注有译文。解说文字力求通俗易懂,精炼优美。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书声琅琅承续中华文明愿这套丛书在不断修改完善中能为我国所一再倡导的通识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 讲。涉及《百家姓》前80 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以自然、社会、历史和情爱等主题,分别分析、叙议和升华情感,每篇文中有大量文学作品以作素材,增强说服力。全书语言优美动人,晓畅易懂。
文徵明(1470-1559),明书画家、文学家。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54岁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工行、草书,有智永笔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亦能隶书。擅山水,师法宋、元,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早年所作多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粗细兼备。兼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学生甚多,形成“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文徵明书法,各体皆能。楷宗钟、王;草师怀素;大字仿涪翁;行拟吴兴;隶法钟繇;篆取阳冰。尤以行书、小楷为世所重。其子文彭、亦皆善书画,有声于文林。父子两代,俱为名家。 本书收文徵明行书作品两种,一为《千字文》,卷尾自书“嘉靖戊午秋八月四日书,徵明时
《百家姓》是我国宋代以来传育的名篇及蒙学读物,有它久远的价值。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百家姓》丛书,《吴未淳草书百家姓》为其中一册。
古语云:“文书一体”,意在文学和书法本承一家。以文表意,以书寄情,也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致。唐诗,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的印记,以它作为字帖,一则可以体味汉字实用和欣赏的双重功能,二则可在其中尽得美的陶冶和享受。有鉴于此,便有了这本《多体钢笔字帖一唐诗三百首》的诞生。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不同字体,为使书法爱好者较全面领会书法艺术的神韵,本书采用多种字体多种格式书写。为了便于读者集中临习一种字体,采取了楷、行、隶、魏、篆、仿宋六种字体依次编列的方法。行书作为广大读者用的最广泛的字体,在本书中所占篇幅,在创作部分作品时也特地融入了瘦金、草书等元素。本书既作字帖,又可作为书法家创作的参考资料,并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收藏。 为更好的展现传统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