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是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而举办的主题展览。展览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汇集三家最的明清服装收藏单位山东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曲阜文管会的二百余件精品参展,这在尚属首次。展览不仅鲜明地阐释了博物馆(记忆 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题思想,而且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欣赏中国古代服饰工艺发展水平的一次难得机遇。图录精选参展的大部分文物,配以专业介绍,是一部学习中国明清服饰知识的图文并茂的好图书。
世纪回眸,请别忘记对剧烈变动、新旧并存、亦中亦西、斑驳陆离的民国服饰瞧上几眼。本书共由传统服饰、官场服饰、学生服饰、留学生服饰、时尚女装五部分组成。收录了400多帧民国服饰图片,组成一幅20世纪前半期社会风情画卷。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其演变、发展已融会与人类文明史的漫漫长河中。传统服饰可谓洋洋大观。世纪回眸,请别忘了对剧烈变动、新旧并存、亦中亦西、斑驳陆离的民国服饰瞧上几眼——400多桢民国服饰,组成了一幅20世纪前半期的社会风情画卷。
本套书既名为物质文化,便应有物质文化的特殊而规范的研究和写和方法。物质是有形的,因此,其表现便不能空泛含糊、抽象玄虚,而必须直观形象、具体实在。有鉴于此,本套书特别强调图片资料的应用。图文结合,重在图示,结致部析,纵横比较构成了它的鲜明特色。 著述有特色之书,需要有特色的作者。本套书的作者,确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是专业构成。作者们大多是供职于博物馆的学者和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专家,他们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优势显然是无可置疑的。其二是国籍构成。作者中既有中国学者,也有外国专家。国际联袂,相互切磋,共图文业,亦可谓学界新事,意义自是不同寻常了。 相信《云南物质文化》的问世,将为姹紫嫣红的学术园地增添一簇清香的花朵。
刘元风、贾荣林主编的《敦煌服饰暨中国传统服 饰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以北京服装学院的“垂衣裳 —敦煌服饰艺术展”为契机而编写。这次展览是敦煌 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文化遗产进 学校”活动的一部分,是**次在高校举办专题服饰 艺术展,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设计的**结合 。展览将壁画彩塑传统艺术带进校园,让*多的同学 们能够了解敦煌的价值,了解一千年延续不断的精神 和创造。通过这样的展览,希望传统艺术能够走进校 园、走进千家万户,使传统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