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城先生是各种领域的业余者,例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那他做出了很多专业者都羡慕的成绩。这一次,是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独特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真实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阿城很看重业余者。业余者常常是真正感兴趣的人,是不计成败毁誉、始终追寻下去的人,是始终对自己诚实的人,更是这个世界里广泛存在的创造性力量。我们从来不知道阿城的专业是什么,所以我们永远在猜他的下一步。
瓦诺耶克是一位历史学家,他写作本书时,搜集了非常详尽的资料,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精确地描绘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面貌:有关神话传说,体育教育与人们对运动的认识,竞技会与宗教信仰、战争的关系。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女子参与的竞技,竞技会及其项目,机构和制度,竞技会日程,竞技场所及习俗…… 1896年,由顾拜旦倡导并发起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从那时起至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如今它的面貌,已经和滥觞之初判若两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应该说,人们附加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所谓的意义,或者说是利益的期待,在古代也是有的,但是它的规模和手段远远比不上我们这个世界。如果说古代的奥林
《中亚文明史(第3卷)》论述的年代从公元三世纪直到八世纪。在这一时期,各种政治事件,交战的王朝和民族运动相互交织,形成一幅纷繁的画面,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动乱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代产生了萨珊伊郎(224-651年)和中国唐朝(618-907年)等强盛的帝国,其他许多较小的领地和国家也纷纷建立。游牧民族掀起了移民浪潮,草原帝国(勾奴、口厌哒、突厥等)的出现不仅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留下印迹,还常常向定居区域蔓延,在定居人口中增加了新的民族成分。这种多民族共存的社会在道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萨满教等伟大的宗教传统中扎下了根。
本书试图从世界文明彼此联系互动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示西方文明繁复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新史学视野的产物,这部著作不是那种社会按规律更替的宏大叙事,也不是那种只见民族国家兴亡和英雄人物沉浮的刻板历史,而是循着历史时间的均匀流动,缕述西方文明演进缓急不均的步伐,并透过如跃起的浪花般转瞬即逝的种种表象,探索决定文明发展形态的真正根基,也就是那些波澜不惊但恒常存在的人与物。因此,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文化心理等成为该书重要的关注对象,内里充满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值得研读。
《小说鉴赏与写作》的目的,除了解析小说的构成要素(包括它的审美元素)外,还在于阐述小说存在的意义、小说的分类、小说的流派以及如何赏析小说、如何写小说和如何写小说评论等。笔者希望通过《小说鉴赏与写作》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小说爱好者一个比较全面的关于小说的认识;也希望给正在写小说或写小说评论的中文系大学生、的或业余的作者以一种有价值的参照。《小说鉴赏与写作》适合大学中文系学生、研究生和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供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参考。
本书试图从世界文明彼此联系互动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示西方文明繁复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新史学视野的产物,这部著作不是那种社会按规律更替的宏大叙事,也不是那种只见民族国家兴亡和英雄人物沉浮的刻板历史,而是循着历史时间的均匀流动,缕述西方文明演进缓急不均的步伐,并透过如跃起的浪花般转瞬即逝的种种表象,探索决定文明发展形态的真正根基,也就是那些波澜不惊但恒常存在的人与物。因此,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文化心理等成为该书重要的关注对象,内里充满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值得研读。
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学术专著,填补了中国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世界古代文明丛书:巴比伦与亚述文明》中所论述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法律文明,以及古巴,比伦社会制度及人本主义思想等特征,揭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传统上完全不同的全新图景。 对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探究,例如,家内奴隶制、国有封建制和私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混合经济模式的提出,一方面打破了中国学术界与国外学术界一直以来关于“奴隶制说”与“封建制说”的僵硬对立,另一方面对于丰富和创新史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部几乎改写世界文明史源头的创新之作,对于重新勾勒世界文明
本书是《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14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果勒认为,可以“以此书出版的年代,作为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诞生之年”。玛格丽特?米德在1958年的新序中提出,此书是“20世纪第二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文化模式”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和意思。不同的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模式的理解也不同。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
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祖武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李铁映为大会发来的贺信(见附录一);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黄浩涛相继在开幕式上致辞(分别见附录二、三、四);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日本学者秋山进午等在开幕式上就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巍汇报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今后的工作设想,以及此次大会的议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作大会总结发言,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见附录五)。 会议收到论文或论文提要有79篇(见附录六),分三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热烈讨论。第一个阶段两个半天的讨论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