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回声》是一本你不忍心读完的书。在文明的起点,曙光初露,大地和人都那么明亮、那么自由,人人热爱理性、追求美德、崇尚勇敢、喜欢运动、落落大方、尽情尽兴,连粗俗也显得亲切,平凡里显露的智慧简单又深刻。作为一个古典文学家,对历史事实和古典文学作品的熟稔让依迪丝·汉密尔顿的行文自由自在,她一边讲述希腊人的故事,一边引证了希腊伟大作家的大量文字,然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比我们的“进步”和“异化”,做出评论。她的有些观点,或许个人色彩浓了一些,那没有关系,由此而来的思考,正是我们读她的理由。
本书的论述主要围绕着三种面具展开:萨利希人的斯瓦赫威面具、努卡特人和夸扣特尔人的赫威赫威面具以及夸扣特人的皂诺克瓦面具。斯特劳斯逐一分析了三种面具的美学特征,并细致地解释和比较了与三种面具相关的神话故事,探究了它们产生的可能性原因。为何总是有鲶鱼的存在?神话里不断出现的铜究竟代表了什么?神话情节的衍变和部族社会的变迁是如何对应的?面具被当作印第安人对原始人类起源认识的记忆载体,它们记载、传承了印第安族人的文化,通过结构性的分析,斯特劳斯从某种程度上重述了人类起源历程。列维-斯特劳斯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一扫学术著作枯燥、呆板的语言方式,代之以丰富、饱满、韵味十足的新叙述语体,为人类学赋予了诗学韵味。
本书是目前西方音乐史书籍中最全面、时代性的著作之一。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深入探究了音乐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涉及的历史时期跨距之大(从公元前50000年到2l世纪初)、知识面之广(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层面)、信息量之巨(包括不少罕见的原始资料),在同类著作中确属罕见。作者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精心选取各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从乐曲本身、相关词曲作者、创作年代以及创作理念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释,引人入胜地讲述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使读者得以对音乐的本质、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音乐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和演进有全面的了解。富于质疑精神的读者会发现,本书中的一些原始资料所披露的事实与当前流行的一些说法多有相左之处,这些有争议的地方恰恰是激发读者生发出新的思维和观念的源泉。本书还节选了大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盐野七生在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本书与作者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罗马人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等在叙述上既有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又独立成篇,在历史长河中撷取一叶,铺陈发华,读来引人入胜。 本书可以说是通过马基雅维利的视线来看文艺复兴。部着力于介绍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相关情况,交代时代背景;第二部重点介绍马基雅维利的职场生涯,包括主要经历、业绩、相关历史事件和遭遇;第三部着重介绍马基雅维利失意后的奋斗经历和著述生涯,介绍和评价了他的重要著作和成就。 海报:
《音位学原理》一书是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阐述了音位学的基本理论,重点强调了语音的辨义功能和区分功能,指出了语言学发展的新途径。在书中还涉及到了音位学的重要元素及其组成部分,音位体系等。该书所阐述的理论原则上不仅适用于音位学,而且也适用于语言结构的其他领域。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对于研究现代语言学的很多重要问题的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