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与理性、共和与法制、分封与统一、集权与人权、启蒙与革命、功利与改良等。
《小说鉴赏与写作》的目的,除了解析小说的构成要素(包括它的审美元素)外,还在于阐述小说存在的意义、小说的分类、小说的流派以及如何赏析小说、如何写小说和如何写小说评论等。笔者希望通过《小说鉴赏与写作》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小说爱好者一个比较全面的关于小说的认识;也希望给正在写小说或写小说评论的中文系大学生、专业的或业余的作者以一种有价值的参照。《小说鉴赏与写作》适合大学中文系学生、研究生和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供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参考。
《欧亚学刊》第八辑,主要内容为欧亚草原地带出土“鍑类器”研究三题,公元前8-前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托勒密《地理志》所见丝绸之路的记载等。
《中国学术史研究》是中国学术史之史。对中国古代多部学术史典籍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学术史批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辨明了学术史著作产生、发展的源流,分析、探讨了学术史著作著述体例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
无
本书是中华日本学会申请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汇聚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对平成30年日本的国家战略、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系统深入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前瞻性思考,力求展现当今中国学术界对日研究的水平。目前,全球仍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努力之中,著者期盼世界充满和谐与光明,也同样希望近邻的日本在“平成”结束之后,能够如愿实现“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全书论文多为发表在核心辑刊的论文,整体学术水平和文稿质量很高。本书按照全书主题——平成时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和前瞻,精心组织了相关论文构成有机整体,俨然一部专著。
叶培荣是旅居葡萄牙画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青田水南村一户书香家庭,父叶焕华为晚清秀才、民国少将,善书法。从小受到家庭影响,喜爱书画,启蒙老师陈若佛、陈继望二位先生,善国画,又善速写。后转益多师,画艺日进。1960年入浙江师范大学,坚持自学绘画、书法,1962年入青田县工艺美术工厂、画帘厂当画师,直到1983年出国。二十多年中,涉及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多科,打下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和白描的基础。 1983年出国,定居葡萄牙,为生计,经商多年,偶尔也为当地中餐馆绘制大幄山水、花乌作装饰用。1993年生活稍定,重拾艺事,并于1997年发起组建中葡艺术家协会,并与欧洲同仁联合举办了第一次欧洲水墨画大赛。作品在欧洲各国巡展,并在《东方艺术》上刊登,附有专题介绍。此后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工作。 1999年,
本书是“复旦史学集刊”之一,该书共分“史与诗:世界诸文明的历史书写”“历史专论”“书评”“学术动态”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修昔底德的历史建构》《明代史学略论稿》《作为另类空间的“波希米亚”》《近代上海韩人初等教育活动述论》《隐喻的兴衰——评安克斯密特的》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休·巴特勒是在新西兰生活过三年的英国作家,在新期间她为多家杂志撰稿,游历了新西兰各地。在《体验世界文化之旅阅读文库:新西兰》一书中,她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向读者客观地展示了新西兰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新西兰人的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让你体验一次非同凡响的新西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