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珠宝文化史图书,横跨了7000年的全景式世界珠宝历史。书中还介绍了多变的珠宝样式,记述了早期打造珠宝的技巧和材质。埃及的项链、凯尔特人的金丝项圈、中美洲的黄金面具、文艺复兴时期的垂饰和新艺术风格的带扣均是珠宝中的杰作,以及中国珠宝的风格和历史。全书配有250幅彩色照片和150幅黑白照片,图文并茂、内容精彩丰富,带你进入一次穿越7000年珠宝历史的梦幻之旅。
本书纵观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总结出了该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滞后性的特征,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本书有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变迁,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并可从动态角度看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对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如果阿城先生是各种领域的业余者,例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那他做出了很多专业者都羡慕的成绩。这一次,是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独特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真实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 阿城很看重业余者。业余者常常是真正感兴趣的人,是不计成败毁誉、始终追寻下去的人,是始终对自己诚实的人,更是这个世界里广泛存在的创造性力量。 我们从来不知道阿城的专业是什么,所以我们永远在猜他的下一步。
全书110万字,收录革命纪念馆1341家,图片2000余幅,分前言、综述、正文、附录、后记等部分,立体式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征程。作为一本反映中国革命纪念馆发展历程的工具书,该书不仅为文物系统和研究机构人员查阅行业信息提供了参考,也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革命纪念馆、走进革命纪念馆提供了方便,是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本书对中国历史上稻的起源、传播和分化、古代稻的品种资源、稻作技术、稻谷的贮藏加工、北方的水稻种植、中国稻作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把稻作史和稻作文化史、农业科技史相结合,在阐述中国稻作文明的辉煌的同时,也兼顾稻作文化对于中国文明的作用和影响。
《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是2005年3月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中国古代文明论坛”(Workshop oChinese Civilization,UBC,March 2005)会议部分论文的文集。所收录文章以早期中国文明为对象,探讨了中国商王朝及商王朝以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特征以及运行机制,为当代社会观察远古文明提供了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史学的多维视角。《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适合考古学、博物馆学、古文字学以及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糖史》内容是季老生前研究的各个领域的最精彩的文章和具有学术价值之集萃,其作为传承后人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其中我们考虑了平装本适合一般读者便于阅读和购买。《糖史》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季羡林先生博洽精深的学识,也可以学到他做学问的精神和方法。
本书纵观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总结出了该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滞后性的特征,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本书有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变迁,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并可从动态角度看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对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