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人们,他们的衣食住行、文化习惯、生产劳动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是怎样产生并发展到今天的。 不同语言、不同思想的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其他的文明。 麦克法兰用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 从中国、日本到英国和欧陆,触摸东西方不同的世界, 通过人类学家的知识训练去看待不同的文明系统。 在《文明的比较》中,从宏观角度综述、比较各个文明, 在《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和《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中,分别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和英国社会。 从日常中寻找文明对于个人和群体的意义, 试图解答文明基础的模样,也是对不同文明系统明确而坚定的赞美。 《 文明的比较 》 互鉴文明,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并热爱我们的文明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
敦煌自汉武开疆立郡,便成为汉王朝的西陲门户,其连通东西的特殊位置, 使之成为丝路上的通都要邑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个交融点。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成就了连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圣地 ;特殊的气候条件,保全了博大精深的中古文化典籍宝藏。一经开启,虽仅以边郡地域冠名,但深邃灿烂的文化基因, 迅即使之成为世界文明的象征 ;正是这样的文化奇迹,使之成为世界 显学 它的内涵虽是历史,但探索和研究使之不断充实和更新 这就是敦煌文化!也是它的真谛和魅力古代敦煌文化之所以得以繁荣,正是由于汲取了丝绸之路 上中西文化的丰富营养。今天,我们又处于一个中外文化交流 的大好时机,更应该以开阔的胸襟,放眼世界,从更广更深的 角度来看待丝绸之路与敦煌的文化艺术。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 化丛书 就是希望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方法来探讨丝绸之路 与敦煌学的相关问题
中国人的文化常识课 系列,是为所有热爱中国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读者写的 国民文化入门书 。一套6册,涵盖美学、文学、绘画、书法、建筑、音乐与戏剧7大领域,以5000年历史时间为序,完整解读国人必知的文化大家和经典名作。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套文化常识课用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以600 幅精彩纷呈的经典名作大图,清晰地梳理出300 文化常识专题。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常中温习古代文化名人的魅力,在文化中重寻中国人的底气与骨气。
早在2世纪8年代,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就编辑出版过“世界文化史”研究丛书,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既推动了文化研究和世界历史研究的深入,同时也对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本研究丛书当然是这一学术传统的承续,也是其光大和发扬。将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三者融为一体,侧重于在思想观念、仪式象征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展开,既讨论精英的思想,也探讨大众的观念、情感和心态;既研究个人的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也关注某个群体以及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既注重文本的分析,也考察仪式、象征和话语表达;既在史学演进的层面来研究其思想观念和不同流派的演进,又将史学本身也看成为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由此,在研究内容上,我们不囿于以往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独立划分,而是
道契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租地契约”,因盖有上海地区行政长官道台的官印,而被俗称为“道契”。上海近代租界因道契而呈现出与中国近代其他租界不同的特点。 本书围绕道契是近代上海租界的起源和基石这一主线,通过详实的资料和明晰的分析,全方位、多维度描述道契的发生发展,并与当时世界主流资本主义国家惯例多相比较,发现其中的脉络与细节,呈现道契作为租界这部复杂“机器”关键“零部件”的面貌和作用。对上海近代历史文化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2010年在重庆召开的“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4篇,以三峡地区考古学研究为主题,对自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及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古学研究。此外,还收录了少量以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涉及文物修复保护、植物考古等领域的论文。《“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适合从事历史、考古和三峡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文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大理文化,是从西北高原青海、甘肃、川西一带流传来的,时期是在邃古的时代。由考古地下发掘,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大理的文化,已带北方即甘肃、青海一带的特点。在新石器时代以前,是否还有更古的文化和土著的民族呢肯定是有的,但由于时代较远,远到五六千年以前,变化太大,民族迁徒频繁,很难找到更古的材料。因此,只能从地下考古发掘已取得的材料,推断大理文化和青海、甘肃有密切关系……
《秦汉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系列中的一册,该书共分十三章,以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及详尽的文字,介绍了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科技、风情、习俗以及对外交流,再现了二千多年前灿烂的中华文化。 《秦汉文化》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印刷精美,集知识性、观赏性及收藏性于一体,不仅是一册精美的文物图册,同时也是一本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