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晋文化:文化中国系列》共分为:建筑与历史;科学与工艺;生活与传统;饮食文化;实用信息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辽金故都——大同;清凉胜境——五台山等。
《于右任卷》选录了于右任先生的诗词文选之精华。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一生情系祖国,自青年时期即投身民主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统治,反对列强侵略而不辞辛劳,早年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曾先后创办复旦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为救国救民培养人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出任交通次长,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他的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敬仰。《于右任卷》按文集、诗集、词集、曲集分类,以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于右任先生生平的主要代表作品。
ItiseasytohaveaquicklookatChina'spastandpressnt,butittakestimetogainapanoramicknowledgeofChina.The“PanoramicChina”seriesismeanttoassistreaders,especiallythoseoverseas,inthisrespect.Eachvolumeintheseriesfocusesonaprovince,municipalityorautonomousregion,describing,withillustrations,theoutstandingcharacteristicsofeacharea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
《于右任卷》选录了于右任先生的诗词文选之精华。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一生情系祖国,自青年时期即投身民主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统治,反对列强侵略而不辞辛劳,早年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曾先后创办复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为救国救民培养人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出任交通次长,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他的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敬仰。《于右任卷》按文集、诗集、词集、曲集分类,以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于右任先生生平的主要代表作品。
五台山环基250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素称“华北屋脊”,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距省城太原230公里,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平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又因地高风寒,林深谷幽,阴崖存万年之冰,炎夏有不消之雪,乃避暑之胜地,故古代称“清凉山”。 据史料记载,春秋末期晋国大夫赵无恤(赵襄子)在北岳恒山的西部狩猎,看到五台山方向有“紫云之瑞”,于是入山寻访,曾遇圣人,可见五台山在春秋时已颇著胜名。道教经典《仙经》中有明确记述,称其名曰“紫府山”。据佛教典籍记载,东汉永平年阃(58年~75年)天竺(今印度)高僧摩滕、竺法兰东来传法,巡礼至五台山,见其形酷似佛祖释迦牟尼修行之天竺灵鹫山,于是建议朝廷在这里兴建佛刹,获明帝刘庄敕准后于永平十一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具有悠久和优美自然景观的旅游圣地——晋祠,对有代表性的数十处风景名胜,殿堂楼阁如圣母殿,难老泉,铁人、铁狮等作了生动介绍。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史称“周公摄政”。 晋祠在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北魏,曾是西周武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 晋祠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西周初年成王姬诵封其胞弟虞为古代国开国诸候,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为祭祀他,虞后人在这里建祠堂,称“晋祠”。但晋祠的创建年代尚待考证。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祠在北魏之前就有了
庙会,这种集祭祀、娱乐和贸易为一体,融合多种民俗风情的社会现象贯穿于传统农耕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通过上庙的礼仪,人们抒发内心的祈望。 《上庙的日子:寻访山西古庙会》为纪实摄影画册,作者历史十余年精选了山西具有代表性的百余种庙会,近千张照片,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