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被称为 东方的荷马史诗 。与世界上其它一些著名的英雄史诗相比,《格萨尔》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它世代相传,至今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是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一部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就篇幅来讲,堪称世界史诗之最。在《格萨尔》的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情的传播者。
林聪,20年来入藏100次,用一个信仰者的面目去感悟西藏,并以散文的笔触向读者介绍藏传佛教及西藏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字生动、流畅,并辅以100多张精美图片。 这是一部正确了解西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好书!是一部认识真正的、活生生的西藏文化的佳作!是源自深入西藏文化者的亲身体验!本书曾入选西藏文化教材书目。
本主——白族独特的宗教信仰。 本主文化的核心是对村社保护神“本主”的全民性崇拜,它从宗教的角度折射出白族的家庭、社会、阶级、国家以及生产方式、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的风貌,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本书以新颖的学术视角将本主崇拜的农耕性、村社性以及本主文化的缘起、神格谱系、祭祀典仪、神话传说、寺庙建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描述。
古人有言曰:入乡先问俗。 谁要进藏地,先要问藏俗。 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藏地风俗是藏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表现。 从衣食往行,到婚丧嫁娶, 从农牧渔猎,到文化娱乐,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 无不反映藏族人善良的心灵,美好的祈愿, 还有返朴归真的古风古俗, 这是作者二、三十年间的亲身体验, 这本书,会帮助您更加贴近这个民族 亲近这片土地,走进每一个藏人家里。
巴蜀文化——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 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 随着三峡考古的开展,长江三峡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三峡不但以它的雄奇壮美,成为长江的标志性河段,更以它古老文明绵绵不尽的人文情怀,成为长江文明最华彩的乐章,成为富人文渊薮的大峡谷。 “巴蜀文化”是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经常使用的专有名词,它是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本书生动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三峡人文的博大与富饶,神奇与情趣,悠远和年轻。具体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巴人之源、图腾故事、巫风烈烈、
《拉萨掌故(第2版)》讲述掌故,顾名思义,是掌握的故典,拉萨掌故,是老旧拉萨尽在只手掌握之中,是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布达拉宫何以凭山而起,旧城拉萨何以沉寂,何以再度繁荣;从布达拉宫到八廓街,从宫殿、寺院到贵族的府邸,以及驻藏大臣衙门;从人主神王、名门望族到巫祝护法,再到民间底层,众生百相,林林总总,无不纳入掌中,流注笔端,俨如时间长河的岸边,一幅充实而精妙的藏式清明上河图,历史因之鲜活,风起云涌;往事历历再现,相面而来……
以藏语采集,以汉文笔录,四十多年来激情不减、故事泉涌的,除了廖东凡先生,还会有谁? 本套丛书以十种之盛,全方位展现西藏本土传统文化:从神山圣湖的动人传说,到四季节庆的民间生活;从历史人事的掌故种种,到市井乡间的众生百相;从形态奇异的宗教护法,到壅塞雪域的三界诸神……所涉内容之辽阔之深远,看一眼本套丛书的书目就知道了。 在这些故事中,有些是已经逝去的风景,有些正在发生着改变,或者添加了新的内容。唯其如此,这套丛书才显得弥足珍贵。
巴蜀文化——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 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 随着三峡考古的开展,长江三峡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三峡不但以它的雄奇壮美,成为长江的标志性河段,更以它古老文明绵绵不尽的人文情怀,成为长江文明最华彩的乐章,成为富人文渊薮的大峡谷。 “巴蜀文化”是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经常使用的专有名词,它是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本书生动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三峡人文的博大与富饶,神奇与情趣,悠远和年轻。具体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巴人之源、图腾故事、巫风烈烈、
男女平等理想好像永远处于逃遁状态,在地平线上不断闪现,似乎又可望而不可即。杜杉杉认为,如果将视线从潜伏于女权主义主流的形形色色乌托邦理想上移开.人们可能会惊奇地看到.男女平等社会确实存在。基于对云南拉祜族社会的大量田野调查。《社会性别的平等模式:“筷子成双”与拉祜族的两性合一》发现,诚如有关“筷子成双”的诸多拉祜谚语所喻示,男女平等社会可以在两性合一的理念中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