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观念通诠》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上、中、下三卷,以中国文化观念为主线,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思想观念的缘起、发展脉络、代表人物、核心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为天道:本与易,天人:使命与信仰,人伦:社会结构,为政:致太平,修身:道德修养,问学:通经致用,生息:人物与风采七个部分,其内容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政治理想、道德规范、学术品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对于了解乃至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梳理和介绍了西方学者百余年来对中华文明以外的其他主要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中国学者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他山之石。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奏响的文明交响曲中的一部分。因此,考察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时,不能不兼顾其他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也不能不借鉴西方学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包括西亚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欧洲的爱琴文明以及小亚细亚的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包括哈梯文明、赫梯文明和胡里特文明)。这是我国目前为止一部这种类型的专著,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一部日本学者百年来研究鲁迅的论文的精选集著作。全书稿从日本出版的鲁迅研究的1500篇(部)论著中千挑万选了21篇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鲁迅生平传记的论文,鲁迅思想的分析,鲁迅作品的研究等。由中国鲁迅专家翻译为中文。
《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临朐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以明清时期活跃于齐鲁文坛的临朐冯氏家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勾勒以儒学立身齐家,代代躬行实践的冯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学承家风、祭礼族训以及冯氏一族在诗文、曲剧、治政等方面的成就,以重现明清时代的历史、社会思潮及文风的变化。
本书是一部日本学者百年来研究鲁迅的论文的精选集著作。全书稿从日本出版的鲁迅研究的1500篇(部)论著中千挑万选了21篇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鲁迅生平传记的论文,鲁迅思想的分析,鲁迅作品的研究等。由中国鲁迅专家翻译为中文。
飞天来自何方?飞天为什么在佛国天宫飞舞?飞天为什么有世俗之美?飞天与天使有何不同?飞天如何在敦煌落户?《解读敦煌·飞翔的精灵》根据各个朝代的飞天形象,对敦煌石窟中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和元代飞天的绘制技法和艺术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公元前4世纪,也即雅思贝尔斯所说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中心地区同时出现了集学术、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机构,分别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以及希腊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学园堪称世界文明早设立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成为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学术与思想文化中心。稷下学宫则是中国文化早的国办大学堂,也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最早的研究院,它是当时诸子百家学派思想学术争鸣的主阵地。 本书汇集了中国和希腊两国学者的文章,内容涉及稷下学宫研究、柏拉图学园研究、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比较研究等方面,既有宏观层面的比较研究,也有较为微观层面的探讨。
《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第11辑都市文化研究)》围绕“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这一主题,主要立足于美国城市学理论家芒福德的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现实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与城市相关的种种论题。全书分为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书评等几个块面,论题涉及文学与城市关系、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艺术,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城市生活内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礼是郑学”之说来自《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而作者以此作为理解经典、分析经说的基本方法,重新梳理了汉唐经学诠释的发展脉络,提出汉唐经学传统是以如何理解郑玄为主轴构建而成的。本书以晓畅的语言带领读者走入古代经学家们的思维世界,回溯了从郑玄之学创立,到唐代《五经正义》的编订为止,近五百年间经学的发展历程。书中围绕郑玄学说以及后来学者对于郑玄的质疑、批评、调整和曲释、回归等等,从经说本身的内容发掘其中的演变关系与学术特色,提出了许多令读者耳目一新的论断。
本书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 本书分别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艺术、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林盘文化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在剖析林盘文化动因机制,总结林盘文化价值和本质特征,发掘林盘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力求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而进行创新,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村镇规划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