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英文)》采用100余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和展示苗族银饰的种类、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工艺技术、艺术风格等。
本书汇集了外关于萨满教研究的学术论文。共选入17篇文章,涵盖了当今对萨满教研究的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悠悠牧歌(1—4册)》被列入内蒙古出版集团2020年度蒙汉文重点图书及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内容是《内蒙古画报》之“悠悠牧歌”栏目精选作品集,分《衣食住行礼卷》《四季牧歌礼卷》《文娱时空礼卷》《婚俗礼事礼卷》4册出版。《衣食住行礼卷》主要讲述蒙古族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四季牧歌礼卷》主要讲述内蒙古各地区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地域文化;《文娱时空礼卷》主要讲述牛、马、骆驼、山羊、绵羊五畜及畜牧过程中形成的衍生文化习俗;《婚俗礼事礼卷》主要讲述蒙古族那达慕的男儿三技和其他竞技类项目。
本书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图案的图典,利用蒙古族图案跟蒙古族文字有着相似表情达意的特点,将近千张蒙古族图案进行分类整理,明确其寓意,并按照蒙古族图典的体例进行开发和编撰,利用小程序检索平台及使用功能将其数字化整理, 终形成可查阅、普及、检索、使用的智能化数字化蒙古族图案图典。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的时候,规模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很宏伟的皇家园林。本书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文字为儿童和家长展现了圆明园可爱亲和的一面。
《红色文化与传承》立足江西,深入挖掘、整合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出契合时代与现实需要的精神价值,以江西区域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为线索,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以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为研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黎谚有云:“天上怕雷公,地下怕祖公,人家怕禁公。”从法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禁”习惯法在黎族社会中产生、发展、兴盛以及衰亡、消亡的全过程,书中运用了“娘母”、“道公”、“禁公”、“禁母”、“无意禁人”、“有意禁人”、“查禁”、“除禁”、“禁包”、“披席”、“洗身”等等众多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概念,分析了黎族传统社会生活表象背后的内、外多种矛盾的冲突与妥协——白巫术与黑巫术、巫术与医学、神圣权力与世俗权力、习惯法与国家法,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黎族传统生活的画卷。
《红色文化与传承》立足江西,深入挖掘、整合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出契合时代与现实需要的精神价值,以江西区域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为线索,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以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为研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